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泾县旅游景点大全(安徽皖南二日游最佳路线)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27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古村赠我情。

       是温情,是故乡,是感动,是回忆,是祝福!

       ——走拍旅行

      

      

       宣纸村小岭村

       小岭村,位于泾县县城西偏北10余公里的山区。

       小岭村隶属于丁家桥镇,境内群山环绕,山峦叠嶂,溪水川流不息,有“九岭十三坑”之称。

      

      

       小岭宜纸生产始于宋末之初,兴于明清,清末民初达到盛。

       史箱记载,宣纸因产于古代宣州辖区而得名,昔时皖南宁国、泾县、太平、宣城等县先后都曾生产宣纸。后来,其它各县宣纸产业相继停产, 泾县成为唯一宣纸产地。

       元明时期,小岭十三条坑,坑坑有纸槽,生产宣纸历史已逾七百五十余年。在小岭许湾村就建有造纸的发明者蔡伦庙,往昔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传说蔡伦诞辰日),村人都到庙中举行祭祀活动。

      

      

       现今小岭仍有多处保存石槽、石碓、晒场、蔡伦祠、古檀等宣纸文化遗迹。小岭村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宣纸,1915年曾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牌。

       小岭村现在生产的宣纸,远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日本韩国、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宣纸和书画纸产业成为小岭村的主导产业, 小岭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宣纸村”。

      

      

      

       琴溪镇的马头村

       背山面水,环境清幽,风光古朴, 粉墙黛瓦的古民居隐藏在茂密的竹海中,在泾县琴溪镇马头村, 脚踩着是过去,身边的是岁月。

       触摸到的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似乎触碰到的每一片砖瓦都饱含光阴的故事。

      

      

       宋元时期,马头村还只是一个户家不多、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但到了明代,随着社会较为安宁,商品经济日渐活跃,马头村快速成长,始设为镇,并建有水运码头。

       到了明清迄至民国时期,马头镇走向繁盛,青弋江中上游各地的茶叶、纸张、竹木、柴炭以及其他山区特产山货,都经这里的码头运往苏浙一带。

       繁盛场景有村志记载,至民国初年,该村居民有6000人之多,镇内建筑面积达36000平方米。

       开办纺织、铁器、制伞、皮革、榨油、调酒等各类手工作坊企业20余家,有各类杂百货店铺近200家,立有竹木行、牛行等5家市行,县城规模最大的恒发钱庄也在此设分号,一些外国“洋行”也来此开设办事所。 可谓“商舟辏集,一县之市场也。”

      

      

      

       马头村现属琴溪镇,东与宣州区相邻,西与南陵县相望,旧称马头镇。

       古镇因青弋江分隔,分东、西两镇,邑人胡承珙有 “石矶分峙岸西东,碧水潆洄一镜中。安得人生尽如许,马头无处不相逢”的诗句。

      

      

      

       剪刀世家后山张家

       后山张家西北傍山临水,东南有广袤田地,渔耕是主要的生活方式。

       但祖宗财产分得清,家规制得严。如“四甲里”,虽住河边却无水权,“八甲里”有水却无山。“四甲里”不得大规模地捕鱼,捕到一斤(二尺)以上就得扔回水中,否则抓住了要罚谷子一担。八甲里不能上山砍树木,只能捡些倒地的枯树枯枝茅草当柴火。

       在泾县东乡蚕桑业未崛起之前,据《郑志》记载以后山张家养蚕为最盛,泾县的丝线也远胜湖州。

      

      

       后山的古民居也比较有特色,但留存已不多了。

       据说临河人家繁华时房连房,前有连廊,现虽已不存,但站在后山脚下远眺,远景炊烟人家皆掩映烟树之中,近景碧波中一舟漂泊,真是景色美丽如画。

      

      

       村中保存的张氏宗祠、支祠,三雕骈美,藻井独特,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精品, 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功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指日可待。

       最让后山张家扬名的是后山剪刀。后山剪刀口碑极好,享誉大江南北。

       后山剪刀创于何时,现在尚未找到确切文字记载,在申报非遗时将它定为道光年间还是很有见地,因为嘉庆《泾县志·物产》中并没有后山剪刀的记载,就是对泾县物产记载甚详的《郑志》也不见记载。

       说剪刀绕不过去的是张小泉剪刀,因为小泉姓张,人们自然多了几分想象。

      

      

      

      

      

       “金打铁,银打铁,打把小小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毛铁。毛铁打到正月正,家家门前玩龙灯。金打铁,银打铁,打把小小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回家打毛铁。毛铁打到二月二,葫芦种子才下地。……” 这是一首在泾县广为流传、吾辈儿时耳熟能详的《金打铁,银打铁》儿歌,说明后山铁匠业之发达,影响很广泛。

       后山不仅生产各类生活用剪,如裁缝用的“布剪”,女红用的“花剪”,而且制造各种生产用剪,如种织麻布用的“麻剪”,采桑枝用的“桑剪”,宣纸用的“宣剪”。

       有最高领导曾视察泾县,看到宣纸工人裁剪宣纸工艺时,夸赞宣纸剪为“天下第一剪”。

      

      

      

       皖南桃花源,黄村镇平垣村

       平垣村地处泾县西南,隶属黄村镇,距离泾县县城20余公里, 出县城顺运河往西南行至13公里处,翻越山岭便是平垣村的入口,当地人称五雀岭。

       唐代诗人有诗云“双阙龙相对,千官雁一行”来形容大明宫之气势恢宏,用在此处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徽水河自乌溪流经平原村南面至五雀岭下,遇岭下磐石峭壁回转近360度流向黄村镇, 形成一个如月弯之状的牙行湖面,湖边芦苇丛生,白鹭鹊起,一只渔船漂泊湖面,夕阳西下之时,山影倒印相对,湖面落日余晖波光粼粼,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之景一览无余,尽归眼底。

      

      

       1999年央视一套播出专题片(江南小漓江——马影石湖)便是此处。从上游乘竹筏至此处,“两岸青山相对出”,如梦里桃花源一般,一步一洞天,一景一留恋。从无雀岭脚下往里沿山路继续前行3公里,看到一片开阔处便是平垣村了。

      

      

       千万年过去了,徽水静静地流过这摇篮般的盆地, 再经过华丽的“S”型回龙湾,流入青弋江冲击平原,与另一条发源于黄山山麓的青弋江合二为一了。

      

      

       华章、新生儿、徽水河冲击平原,就是人间桃源——平垣村,前面的期待,后面的故事,就是平垣村的环境与倩影。无论是顺源还是逆流进入,它都是梦境般的、诗意般的、音乐般的。

      

      

      

      

      

       平垣存有很多古建筑,但多为清晚期的, 因清军在此曾与太平军在此激战。

      

      

      

       泾县西南, 这个被人们遗忘的皖南桃花源——平垣村。

      

      

      

       除如上介绍的图文外,泾县那些不该遗忘的古村, 还有丁家桥镇的官庄村与湾滩村、茂林镇的南容村、昌桥乡的柏山村......

       一处处美丽而又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等待你的行摄!

      

       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的泾县,古称猷州,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宣城市境西部。

       东与宣州区、宁国市接壤;南与黄山市黄山区、旌德县毗连;西与池州青阳县交界;北与芜湖南陵县为邻,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

       泾县的著名景点有新四军军部、桃花潭、江南第一漂、查济古民居、黄田古民居......

      

       相关阅读

       一顾倾人心,陪你去看滁州的大草原丨无门票

       再去滁州,就去这些新地方逛逛!最全的好玩地推荐,来啦!

       图文丨真太狼;“走拍旅行”致力于休闲方式与生活美学传播,图文仅限展示与交流学习。图文经作者授权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作者致敬。本条图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有一种爱 叫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