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泥塑人物(泥塑图片大全)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41

       藏族歌唱艺术家才旦卓玛生于一个农奴家庭,幼年贫苦的她亲身经历过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对奴隶主恨之入骨。在当时的藏区有很多同她经历相似的人民,为了获得身体和精神的自由,他们奋起反抗。建国之后很多艺术家有感于这种革命精神,希望更多人可以铭记这段农奴翻身的历史,他们深入藏区,展开创作。1974年春,“中央五·七艺术大学美术学院”赴藏雕塑组、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赴藏教师,进入西藏,与西藏革命展览馆人员一起创作了大型群雕泥塑《农奴愤》,主要雕塑家有王克庆、曹春生、赵瑞英、张德华、张得蒂、关竞、时宜、司徒兆光、郝京平、李德利、杨为铭、多吉平措等。它是继《收租院》之后现代中国雕塑史上的又一奇迹。

▲创作组艺术家与作品合影

▲西藏革命展览馆组雕远景

       泥塑《农奴愤》由106个真人大小的塑像、6个动物塑像、4幅浮雕组成,内容共分四部分:最悲惨的地狱—封建领主庄园;最黑暗的吃人魔窟—反动寺庙;最反动的统治机器—噶厦;家奴斗争盼解放。这四部分的内容由十组群像组成:乌拉差苦;无偿劳役;人换驴;非人生活;逼债;活埋孩子;勾结;刑场斗争;流放;农奴们起来。

▲《农奴愤》创作组成员

       《农奴愤》是继《收租院》之后现代中国雕塑史上的又一奇迹。它以舞台化的造型、叙事性的手法,戏剧般地展示了旧西藏农奴的苦难和斗争的历史。在这组泥塑的创作期间,雕塑家们与西藏的翻身农奴共同开展大批判,同生活,共战斗,经过"九上九下"的深入生活,听取了70多位翻身农奴的忆苦思甜的报告,才理解了百万翻身农奴“为什么对党、对毛主席的感情那么深,为什么对万恶的封建农奴制度那么恨,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的干劲那么大。”

▲雕塑细节

       《农奴愤》在整体设计上,表现压迫与反抗,有起有伏,逐浪推进。“庄园”、“寺庙”部分揭露压迫内容较多,调子倾向于低沉,埋下反抗的伏笔。在刑场斗争之后,又安排了农奴被流放的情节,为反抗斗争做了铺垫。最后的“农奴斗争盼解放”部分,火烧宗政府,打死反动官员,向解放的路上迅速地奔跑,结束部分,一个铁匠一手高举木枷,带领农奴往前冲锋,展现了农奴们以战斗迎接解放的情景。

▲雕塑细节

       泥塑《农奴愤》的创作六易其稿,历时一年半时间。创作组的艺术家们摸索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尝试运用圆雕与浮雕结合,雕塑与画景结合,灯光音乐与讲解词结合等艺术手段来揭露最反动最黑暗最残酷最野蛮的封建农奴制,热情歌颂百万农奴可歌可泣的反抗精神,塑造藏族、门巴族、洛巴族多样不同性格的英雄形象。

       文字编辑:繁芜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