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茶花小站(茶花清艳储盈)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32

       云南网讯(记者 王宁)第十二届云南日报文学奖经过评委会严肃认真的评选,日前揭晓评奖结果,8位获奖者名单出炉。

       云南日报文学奖是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设立的我省重要文学奖项之一,从1994年举办至今。是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立足本土,书写云南之美的一个文学平台和文化名片。通过在云南日报文学副刊“花潮”版上刊登文学作品,培养和发现文学新人,同时展现我省老、中、青著名诗人、作家的精品力作。

       此次获奖的8篇文学作品,是从3年来刊登在“花潮”版上的作品中经过精心挑选和由著名作家组成的评委会严格评选产生的,体现了云南日报文学副刊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学性的统一。

       由于疫情影响,本届文学奖取消了颁奖仪式,获奖名单和授奖辞在云南日报公布后,获奖证书和奖金将寄达获奖者。

       第十三届云南日报文学奖同时启动。第十三届云南日报文学奖将由云南日报文体教科中心、云南省文联、省作协和永仁县委宣传部共同主办。征文时间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为期一年。 征文内容:择优发表在云南日报副刊“花潮”版上的诗歌、散文、随笔、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纪实文学、小小说等文学作品。

       第十三届文学奖评委会,仍将邀请我省著名诗人、作家担任评委。征文结束后,评委会将评出云南日报文学奖8名,届时将举办颁奖仪式,颁发奖金和获奖证书。

       8位荣获第十二届云南日报文学奖的作家及作品公布如下(顺序按得票多少排列):

       李朝德 《黑夜的火车》

       李光彪 《开满茶花的脚》

       罗荣芬 《送货》

       马旷源 《舍资之夜》

       黄立新 《名镇之缘》

       张焰铎 《记忆的门槛》

       刘绍良 《山地故事》

       段瑞秋 《傣陶汉匠》

       第十二届云南日报文学奖授奖辞(撰稿:黄尧 张庆国)

       《黑夜的火车》 作者 李朝德

       一个偏远的山村火车站。家,就在车站旁边。回家,如同枕边温馨的梦,多少年,曾经是一个游子恒久的安慰。但时代巨变如同闪电,高铁猝然将这个小站像一粒尘沙抛开,旧车站成为记忆的切换点,母盼子归奢侈遥远。他要出远门,约定与母亲在高铁快通过的一刹那用电筒光隔窗打出光柱,来代替彼此问候;但第一次错过了,返程时再次约定,黑夜里光柱终于在那电闪的一刹交会,窗外朦胧的是雨是泪?

       作者用饱含亲情的笔调、速写般的记录、捕捉了一个短得如同光电的画面,给读者留下快意、惆怅。还有亲情在时代演变穿透时空的强韧......

       《开满茶花的脚》 作者 李光彪

       能洗尽的记忆都洗尽了,洗不了的记忆深入骨髓伴随终身——少女时代遭遇缠足的母亲,以一双小脚走进新时代。但人间可以自由写意的却是漫山的茶花。母亲扛起家,扛起整座大山,养活众多儿女,但她唯一奢求的只是采撷那些山茶花,一步一针,在小脚的绣面上刺出美艳的花朵。临终,她的残足突然舒展,跟随入殓的那双美丽的绣鞋是山村最恣意最纵情的一簇山茶……

       作者以洗练的笔意,完整的结构,深情刻画了一个被摧残的肢体如何与命运抗争,赢得了大山的敬意,这开满茶花的脚是灵魂最后的解放......

       《送货》 作者 罗荣芬

       记忆中的故事是珍贵的。它像一粒种子不经意间就长成大树,遮蔽你现实的热烈,让你回到阴凉,倾听河谷的蝉鸣——山道上的货郎,怒江碧眼望之欲穿,带来针头线脑、茶叶盐巴、还有咸肉腊油。最后的尾货将赠送给年迈的阿婆,手中只有两个黄梨的五保户。随后一声叹息:赊下的钱要用一个整月才能赚回来.....善良是有价的吗?不!

       作者用孩童的眼光,记录了一个似乎遥远的故事,不事渲染,细节真实。品尝之余,留给人们的是甜蜜的辛酸.....

       《舍资之夜》 作者 马旷源

       大故事中的小故事,小虚构中的大叙事。

       大传奇中的小插曲,小百姓中的大人物。

       《南行记》中断断续续的流浪式故事,后来成为大作家的自传体名篇,但总给后世的读者一种不满足——于是有了《舍资之夜》及其前后坠,如同移花接木,老枝上开出新花。一个穷窘的先生在旅行,来到一个更加穷困的小镇,所遇人物只要脸谱就行了,但突然鬼吹灯灭,杀出一个娇媚的彝族女孩,聊斋似的背景上即刻幻化出暖人的温情......

       作者以老辣的调式,唱出了一曲类似老川剧的“小折子”,除了一种久违的声腔,也提供了“故事新编”的趣味及可能。

       《名镇之缘》 作者 黄立新

       《名镇之缘》把作家个人的切身体验,融入云南遥远地区的小镇描述。这是一个外乡人对陌生之地的凝望与思索,也是文学对被掩没的历史文化的一次发掘与追怀。尽管文学的历史文化描述已经很多,但作家黄立新的这次书写,却格外细致饱满,写出了更多细节、更多人生与更多被掩埋的感情,由此体现出此文的更多独特魅力。

       《记忆的门槛》 作者 张焰铎

       《记忆的门槛》一如既往地体现出作家张焰铎的写作特色,那就是用情极真,文字雅致,细节饱满。正因为如此,他才把一篇叙述缓慢的普通忆旧散文,写得如故乡门前渐渐干涸的小河,流速很慢,依依不舍,曲折回旋的流淌中,越来越无力的流水轻轻拍击河岸,一步三回头,令人感叹动容。

       《山地故事》 作者 刘绍良

       《山地故事》详细书写了山地丛林自然环境中的树林与小鸟、包括蜜蜂等生命。作家刘绍良的书写,源自对养育自己成长的山岗的眷恋以及对生存于那片山坡的小生命的关注。这是一份感同身受的生命情感,这种情感并非忆旧,而是对与人类同等重要的地球小生命的重新审视与思考,是文学的悲悯与关怀的重要体现。

       《傣陶汉匠》 作者 段瑞秋

       《傣陶汉匠》讲述了一个画家与泥巴陶器相遇的经历,这份经历发生于遥远而独特的云南傣族文化地区西双版纳,当一个异乡的汉族青年画家走进傣族文化之中,他的心灵与知识因此改变。这是他个人的生活与工作的改变,也是整个世界的一次微小变动。作家段瑞秋的这次写作,既写出了个人化的生活经历,也写出了世界之丰富奇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