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一字千金的故事(一字千金典故视频真人版)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29

       香亭记梦

      

       乾隆壬辰年冬天,有个叫香亭的人准备赴京,路上经过东昌,十二月初五晚上到了冠城县,便在此地的东莞客店住下了。

       晚上做梦,到了一处园亭,竹石萧索,凡人罕至。亭内案几上放着一卷书,蝇头小楷所作。香亭便读了起来:

       “新野县的一条水渠中不知何时长成了一条巨鱼,一日修成了人型,还是一美女,给自己取名叫乔如。有个姓李的后生喜欢上她了,跟她好了360天,身子竟虚弱而亡。然后有个姓宋的后生,又喜欢上她了,过了360天,也死了。

       后来有个姓杨的,我们叫他杨氏子吧。知道他是鱼怪,就纳了她为妾,并且很宠爱她,但他想了个办法,就是绝了她的水源,不让她有接触水的机会,这样乔如的法术也就无从施展了。

       这样过了三年,她三年间生了三个孩子,不过都变成鱼了。可到了第六年,杨氏子竟然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他 的 全 身 竟 渐 渐 长 满 了 鱼 鳞。

       不过乔如却越来越漂亮。

       后来一个风雨大作的夜晚,乔如抱着杨氏子,两个人的身体慢慢合二为一,变成了一条鱼,只是有两个头。

       然后摆动鱼鳍,上下而飞,投进了洞庭湖中。日出的时候杨氏饮水,日落时乔如饮水。

       杨氏子只知道自己在和乔如交欢,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幻化成鱼在水中了,而竟也可得不死之寿。这就是所谓的物其物,化其化吧。”

       书中到了这一段,后面的一些就字迹模糊,不可辨认了。这时几声钟鸣,香亭从梦中醒来,头还没离枕就默诵了一遍,一字不落。

       【原文】

       香亭记梦

       香亭于乾隆壬辰冬赴都谒选,绕道东昌。十二月五日,宿冠城县东关客店。夜梦至一园亭,竹石萧疏,迥非人境。儿上横书一卷,字作蝇头小楷。阅之,载一事,云:

       “新野之渠有巨鱼,化为丽姝,名曰『乔如』。有李氏子惑焉,至三百六十日,而李氏子以溺死。宋氏子又惑焉,历三十六日,而宋氏子亦死。有杨氏子知其为怪也,故纳之,而特嬖之,绝其水饮,而乔如无所施术。三年,生三子,悉化为鱼。六年,杨氏子遍体生鳞甲,而乔如益冶艳。一夕暴风雨,乔如抱持杨氏子,两身合为一身,各自一首,鼓鬐同飞,投洞庭湖。日出时,杨饮水;日入时,乔如饮水。杨氏子犹知与乔如交欢,不知为鱼在水也,而竟得不死寿。此之谓物其物,化其化。”自此以下,字模糊不可辨。钟鸣梦醒,枕上默诵,不遗一字。

       一字千金一咳万金

       商丘县县令杨某,向上司呈报一件案子。呈文中,有“卑职勘得,毫无疑义”的话。按察使看了他的呈文,勃然大怒,认为这“毫无疑义”四个字口气专横,当即予以批驳,并说要移交有关部门,对他严加惩处。

       杨县令看了上司的批文,急得马上把“毫无疑义”改成“似无疑义”,再呈上去,终于得以批转。但是,为了这一字之差,往返的路费、向各部门疏通的费用,就花去了千两银子。

       汶上县的一位县令,进见某巡抚大人时,因患感冒,憋不住咳嗽了一声。巡抚大人勃然大怒,指责他对上司大不敬,说要参他一本,撤他的职。这位县令惶恐万分,托人向巡抚大人进献万两纹银,这才平安无事。

       当时人们把这两件事当作笑话相传,说一件是一字千金,另一件是一咳万金!

       一字千金一咳万金

       商邱宰某,申详一案,有“卑职勘得,毫无疑义”八字。臬使某怒其专擅,驳饬不已,并提经承宅门,将行枷责。杨急改为“似无疑义”四字,再行申详,乃批允核转。然往返盘费、司房打点已至千金。

       汶上令某,见巡抚某。偶患寒疾,失声一咳。某怒其不敬,必欲提参。央中间人私献万金方免。人相传为“一字千金,一咳万金”。

       【原文】

       一字千金一咳万金

       商邱宰某,申详一案,有“卑职勘得,毫无疑义”八字。臬使某怒其专擅,驳饬不已,并提经承宅门,将行枷责。杨急改为“似无疑义”四字,再行申详,乃批允核转。然往返盘费、司房打点已至千金。

       汶上令某,见巡抚某。偶患寒疾,失声一咳。某怒其不敬,必欲提参。央中间人私献万金方免。人相传为“一字千金,一咳万金”。

      

       菩萨答拜

      

       她的外祖母杨氏,年老无子,跟着她女儿洪夫人以度晚年,一直活到九十七才去世。她住在一栋小楼里,日常奉佛诵经,三十年不曾下楼。老太太平素慈善得很,只要听到楼下丫鬟被叱打的声音,就食不下咽,内心不安。有时丫鬟有上楼来的,她就一定要把她的吃食分给丫鬟们吃。

       最奇的是,九十岁以后,她拜菩萨,菩萨竟会起身回拜她。

       这老太太可受不了。那时我奶奶年龄还小,老太太就拉着她作伴,说:“你在这儿,菩萨就不会回拜我啦。”

       她去世前三天,要盆洗脚,丫鬟拿平时用的木盆进来,她说:“这不行,我去后脚是要踩莲花的,你去把我洗脸的铜盆拿来。”

       不多时,室内香檀之气四起,老太盘腿端坐而逝。

       她去后三天,满室之香才渐渐散去。

       【原文】

       菩萨答拜

       余祖母柴太夫人常为余言,其外祖母杨氏老而无子,依其女洪夫人以终,年九十七而卒。居一楼奉佛诵经,三十年足不履地。性慈善,闻楼下笞奴婢声,便傍徨不能食。或奴婢有上楼者,必分己所食与食。九十以后拜佛,佛像起立答拜,太夫人大怖,时余祖母年尚幼,必拉之作伴,曰:“汝在此,佛不答我也。”卒前三日,索盆濯足。婢以向所用木盆进,曰:“不可,我此去将踏莲花,须将浴面之铜盆来。”俄而,旃檀之气自空缭绕,端坐跏趺而逝。逝后,香三昼夜始散。

       《子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