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限空间作业)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保护传承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定文化自信作出重要论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苏州从价值认识、保护对象、保护手法、更新路径、实施保障等方面持续探索。本专栏将系列呈现苏州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创新实践和经验。
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苏州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与优化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规院苏州中心
(执
笔:
缪杨兵 王亚洁 张祎婧)
产业、城市、人口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三者之间相互推动、相互促进。产业发展推动人口集聚和城市空间扩张。城市为产业生产和人口生活提供空间。产业布局影响城市空间形态,人口集聚带来空间需求和活力。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城市结构相辅相成。只有三者相互匹配、相互适应,才能有效避免城市病,实现高效率、高品质和高质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历了四十余年的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探索和创造了苏南模式、园区模式等示范全国的发展经验。在此过程中,苏州始终遵从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理念,立足江南水乡的独特自然环境,延承江南文化的历史脉络,应对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空间需求,不断优化市域城镇格局和城市空间结构,逐步发育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空间分布均衡的“多中心、组团型、网络化”城市形态,实现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图景提供了样板和示范。
市域城镇格局
1980 年代初期,依托星罗密布的江南市镇,苏州地区开启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以乡镇企业为主导,遍布常熟、昆山、太仓、张家港、吴江、吴县的小城镇“离土不离乡”地快速发展起来。工厂沿河、沿路快速蔓延,“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全市形成了点状发展、布局均衡的城镇格局。
图1
. 1980年代末苏州市域城镇分布图
随着城镇规模逐渐扩大,城镇间的产业和人员联系日益紧密,依托铁路、公路、运河的发展轴带逐渐显现。 1 996 版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首次对市域城镇体系进行了梳理,提出在市域范围内构建“丰”字形(三横一纵)加一线(环太湖)的城镇空间格局,形成基础产业轴、高新技术产业轴、加工工业轴、出口加工轴、风景旅游轴。沿江港口、基础产业轴以长江岸线、沿江高速公路、沿江铁路为轴,串联 太仓市区、浏河港区、梅李常熟港区、塘桥、张家港市区等主要城镇。沿沪宁铁路、 312 国道高新技术产业轴东起花桥,西至望亭, 串联苏州市区和 昆山市区。沿 205 省道加工工业轴北起梅李,南至盛泽,中间主要城镇有常熟市区 、苏州市区、吴江市区、平望镇等 。沿 318 国道出口加工轴东起芦墟,西至震泽,中间主要城镇有黎里、平望。环太湖风景旅游轴主要 串联东山、胥口、太湖度假区、光福等。规划形成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与产业布局高度吻合。
图2. 199
6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市域城镇布局规划
进入 2 1 世纪之后,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向深入,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的态势显著。 2 0 11 版城市总体规划顺应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特征、新要求,提出做大做强市域中心城市,强化中心服务功能,形成城镇分工合理、小城镇建设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将市域城镇格局优化为“一心两轴一带”。“一心”即苏州市域核心,包括苏州中心城区、南北组团以及周边城镇。“两轴”包括沿沪宁东西城镇聚合轴和沿苏嘉杭南北城镇聚合轴。“一带”即沿江产业带,以沿江高速公路、沿江铁路等为支撑,由张家港城区及港区、常熟临港新城、太仓城区及港区组成。
图3. 2011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市域城镇布局规划
通过这种相对均衡的空间布局模式,苏州市域的各级城镇均得到了充分发展。根据 2 021 年度的全国评比数据,苏州有 4 个十强县, 3 个百强区, 7 个百强园区, 24 个百强镇。全市各级城镇共同承载 1 600 万的人口和 2 .4 万亿的经济产出,人口和产业没有向市中心过度集聚,也没有出现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当前,苏州网络化的城镇格局更加清晰和稳定。苏州城区和常熟、张家港、昆山、太仓四个县级市的城区开发强度 较高,呈现出较好的非匀质集约模式,城镇间的生态和农业空间得到保留,控制了中心城市的无序蔓延。各级城镇和产业园区沿东西向发展轴和南北向发展轴均衡布局,轨道交通、高快速路、航运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镇生活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面覆盖,出行更加便捷,服务更加均等,“多中心、组团型、网络化”的全域城镇格局基本形成。
城市空间结构
2 . 1 古城单中心扩张
改革开放为苏州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以国营经济为主体的苏州城市工业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古城内工厂遍地开花、见缝插针,成为承载城市扩张的主要空间。此时苏州城市容量接近极限,各类空间拥挤交错,工业、住宅、交通、旅游等各类功能超负荷运转,古城内每平方公里有 21.7 家工厂。随着城内空间越发拥挤,部分工厂也开始向古城外蔓延,沿运河、沪宁铁路发展,在城北、城南、胥江两岸不断集聚。居住社区也开始向古城近郊扩张。此时,苏州整体城市空间结构以古城为单中心,逐步向外圈层扩张。
1980
年代苏州的城市空间快速发展,得益于对国有企业施行“拨改贷”“利改税”“承包制”等政策,促进轻工业城市全面发展,增加了中心城市的各项税收,带动城市扩张。在“市管县”体制下苏州是六个县(市)的行政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生产要素快速向中心城市集聚,促进中心城市建成区进一步扩大。
图 4. 19 86 版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布局图
2 .2 一体两翼多组团
1980 年代,苏州工业发展与古城保护之间积累了尖锐的矛盾。厂区占据着历史空间,破坏着古城肌理,侵占着历史河道,污染了河流水体,成为破坏古城园林风景和名胜古迹的重要因素,古城保护迫在眉睫。 1986 版苏州城市总体规划围绕平衡历史保护和城市发展展开编制工作,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建设方针——“全面保护苏州古城风貌,重点建设现代化新区”。 1992 年苏州向西跨运河成立高新区, 1994 年向东拓展建立苏州工业园区,从此开启了苏州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工业、居住等用地在市区范围进行统筹布局,推动市级行政中心向新城搬迁。苏州“古今双面绣”的城市风貌特征逐渐成型,形成以“古城居中、东园(工业园区)西区(苏州新区)、一体两翼、南景北廊” 的城市空间 结构。 1996 版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吴良镛先生提炼出苏州“四角山水”的总体格局。以绿化、河流、干道、开放空间相隔离,在市区范围内形成古城、新区、工业园区、吴县市区、浒墅关新区五个组团,以井字形快速路和三环道路链接。
图
5.
1996
版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苏州这一时期东西向的城市扩张动力主要来自于外向型经济带来的大量资本投入。外资高速增长,苏州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从 1990 年 0.7 亿美元增加至 1998 年的 30.7 亿美元。外来投资以制造业为主,集中在新区和工业园区。苏州在这两个区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吸引企业落户,聚集城市人口,新区、工业园区迅速成为苏州新的城市增长极。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苏州“市 - 区”事权分离,区级政府规划和城市建设的自主性更强。各区都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以吸引更多投资,从而带动了苏州建成区的快速扩张。
2 .3 一心两区两片的 T 型空间结构
图
6.
2011
版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进入新世纪,“四角山水”引导下的一体两翼格局逐渐成型,城市环境品质不断提升,但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了城市蔓延、空间低效等问题,亟待转变发展模式,优化空间结构。另一方面,伴随 2001 年撤销吴县市设立吴中区和相城区, 2012 年吴江市撤市设区,苏州的城市版图进一步发生变化,也需要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梳理整合。这一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二十字的城市空间“和合战略”,即“中核主城、东进沪西、北拓平相、南优松吴、西育太湖”,结合各板块资源禀赋制定不同发展策略,打破行政边界,统筹功能布局、交通衔接、设施共享等内容,将东部、北部作为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在中心城区形成“一心两区两片”构成的“ T 型”城市空间结构,“一心”指以苏州古城为核心、 老城为主体的城市中心区,“两区”即高新区和工业园区,“两片”为相城片和吴中片。
图 7. 2018 年中心城区居住人口分布(左)、就业人口分布(右)
规划实施以来,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 CBD )、高铁新城、生态科技城、太湖新城等片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苏州中心城区逐渐形成了以古城为核心的“一核四城”新格局。东部,环金鸡湖中央商务区全面建成,集聚商务、商业等功能,成为城市新中心。北部,高铁新城拉开框架,产业、人口逐步集聚,有力拉动了城市向北发展的动力。南部,吴中、吴江围绕东太湖、花港湾共同打造太湖新城,吴江与城区的融合日趋深入。西部,生态科技城大院大所初具规模,太湖科学城又翻开了新的发展篇章。位于中部的姑苏区紧紧围绕古城保护,不断做强文化核心。以干将路、人民路为依托的十字轴线从古城向外延伸,将环金鸡湖、狮山、太湖科学城,吴中、吴江、太湖新城、元和、高铁新城等一体串联,形成支撑人口和产业服务的城市中脊。四角山水等城市绿楔,有机分隔各个城市片区,形成多个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城市组团。从人的活动看,经历了近 20 年的发展,湖东、湖西、狮山、吴中、吴江、相城等均已形成高强度的城市功能中心,园区、新区等外围新城承载了中心城区近 45% 的居住人口与就业人口,苏州“多中心、组团型”的城市结构特征更加显著。
优势与成效
相比于单中心、“摊大饼”等高度集中的城市结构,苏州组团型的城市格局分布更加均衡,有效避免了大城市病,形成了多方面的发展优势。
首先,组团型城市有利于调动各板块积极性、争先进位,形成苏州聚力发展的强经济引擎。 苏州市域十个板块在各自的空间组团里立足自己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比学赶超,成就了今天的苏州。苏州共有 14 个国家级开发区,是全国拥有国家级开发区数量最多、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 在 2021 年度国家级经开区 综合评比中, 苏州工业园区位列第 1 ,实现七连冠,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保持第 5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较 2020 年前进 5 位,位列第 24 ,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第 25 ,首次进入全国前 30 。共有 4 家进入全国前 30 ,占全省的三分之二。
其次,组团型城市有利于减少城市拥堵,促进职住平衡。 多中心组团型结构下,每个组团形成相对独立的功能形态与辐射范围,形成完整的城市单元,能够在组团内实现基本的职住平衡,避免长距离的不幸福通勤。与典型的单中心城市北京、成都相比,苏州城市单程平均通勤时耗 34 分钟,而北京单程平均通勤达到 48 分钟,成都时耗 39 分钟。苏州的职住分离度为 3.2 公里,远小于北京的 6.6 公里、成都的 4.9 公里。从通勤人群空间活动大数据来看,跨板块出行比例较低,中心城区新区、园区、相城、吴江四个外围板块,板块内部出行联系比重均在 75% 以上,姑苏与新区、园区跨板块出行比例在 9% 左右,与其他板块之间的比重仅约 8% 。放大到整个市域也是如此,苏州全市服务人口约 1 600 万,机动车保有量超过 5 00 万辆,在全国城市中排第五,但全市交通拥堵情况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图 8. 2018 年中心城区职住联系分布
第三,组团型城市有利于延续城市自然山水格局。 1996 版总体规划提出并奠定了“四角山水”格局,以此引导城市开发建设,使其在城市扩张中保留下来。“四角山水”囊括了苏州周边主要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发挥重要的生态涵养功能。“四角山水”也是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是休闲游憩、运动健身、交往会谈的场所,提升城市宜居性和吸引力,丰富市民生活。这里有塘浦圩田、水乡农舍等江南水乡特色文化景观,怀古堂、退思园等十余处苏州园林,虎丘山、太湖东山、石湖、同里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百余个各类公园。常年举办阳澄湖半岛马拉松、苏州湾帆船联赛等多类体育活动,让市民们亲近自然,享受多样化的休闲活动。正是“ 四角山水”的自然阻隔避免了苏州城市的连绵扩张,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和苏州“城中园、园中城”的特色。
图
9.
“四角山水”生态要素
苏州园林、风景名胜区分布
图 10. “四角山水” 绿楔
第四,组团型城市有利于打造安全城市、韧性城市。 组团型的城市结构保护了重要生态廊道和生态源地,为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提供了保障。尤其是环太湖、环阳澄湖、长江田园和水乡湿地等生态片区,发挥了水土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增强了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降低了灾害影响。此外,城市组团间的开敞空间构成了城市通风廊道,有助于空气流通,起到了降温排热作用,减缓了城市热岛效应。
第五,组团型城市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 组团型城市各个组团需要相对完善的服务功能。因此,整体来看,组团型城市的公服设施配置水平普遍较高。苏州各板块近些年都持续加大公共设施建设力度,医院、体育馆、文化馆、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的数量和面积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当前市区已经形成了环金鸡湖、古城和狮山三个市级公共服务中心。将来,苏州将继续在组团中心布局建设区级、片区级、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形成“市级 - 区级 - 片区 - 社区”四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图 1 1. 苏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第六,组团型城市有利于协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跳出古城,建设新区”是苏州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有效缓解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逐渐形成了新城建设反哺古城保护的发展模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补偿方式,古城保护获得更多财政资金支持,加大了古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产业投入力度。很多老厂区、老厂房、传统民居“旧瓶装新酒”,更新改造为文创园、科创园、艺术坊,年轻人喜爱的小剧场、美术馆、咖啡店、古早店等业态也在古城的传统街巷中兴盛起来。古城又重回青春活力,与新城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图
1
2.
古城内蓝系列产业园
城市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思路和举措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城市要成为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图景的窗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对照新发展要求,立足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在 “多中心、组团型、网络化”的城市结构基础上,苏州还需要从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人民城市建设等角度出发,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4.1 服务高质量发展,优化苏州产业和创新空间布局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降低发展带来的资源和环境消耗,提升单位资源的产出效率。在“苏南模式”“园区模式”等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下,苏州形成了相对均衡的空间特征,导致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创新、金融等高端要素难以集聚,板块之间存在同质化竞争,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图 13. 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空间布局
针对上述问题,苏州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产业和创新空间布局,推动“产业在沿江转型,创新在城区集聚”。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改变和优化城市形态,同时也通过城市的优化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是统筹全市产业空间布局,形成沿沪宁高速、沿苏嘉杭高速和沿长江三大产业发展带,依托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强化产业基地、产业社区、物流园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产业用地布局从“小集中,大分散”转变为“大集中,小分散 ”。沿江作为产业转型的主战场,城市结构和功能要符合产业发展的要求,重点提升物流、港口等大交通和水电油气等工业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二是积极参与沿沪宁产业创新带、 G 60 科创走廊建设,依托太湖新城、太湖科学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昆山未来城等科创节点,推进建设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推动创新资源重组。城区是集聚创新要素的主要空间,要围绕创新所需要的资源建设城市。通过城市品质重塑,为人的生活服务宜居宜业提供条件,吸引创新人才。
4.2 进一步提升区域协同水平,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进入新发展时期,经济和人口向重要城市群、核心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城市间的竞争转变为都市圈、城市群之间的较量。如何弥补对外交通短板、突破行政壁垒、凝聚更强大的合力、实现更高水平区域协同,也是苏州重点谋划的方向。
苏州提出以服务省内区域协调发展、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为重点,完善对外交通设施,谋划区域协同重点板块,进一步提升区域协同水平。 加快推进铁、公、水、空多网衔接,加快南沿江铁路、苏锡常城际等交通设施建设。推进南北交通走廊建设,实施张靖皋通道、苏通二通道、海太通道等跨江通道,加快建设通苏嘉甬高铁、如通苏湖城际等铁路干线,支撑跨江融合发展。在与上海协同发展方面,共建机场、港口、铁路等国际枢纽,完善沪宁、南沿江(沪通)、沪苏湖综合运输通道建设,连通毗邻地区的公路和城市道路。聚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环太湖科创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等重点板块,探索协同机制,打造区域协同样板区。
图 14.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空间布局图
4.3 建设人民城市,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和文化魅力
多中心组团型城市结构对保护城市生态和传承历史文脉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设宜居、韧性城市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从“老有颐养、弱有强扶、病有良医、幼有优育、学有善教、劳有多得、住有宜居”等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要求来看,苏州在蓝绿空间网络化、公共设施均好性、历史文化彰显度等方面仍有不足。
图
15.
“四楔四环”的城市开放空间网络示意图
苏州提出努力建设一座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人民城市,让每一个在苏州的人,都能享受更好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能够生活得更加稳定、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通过蓝绿空间成网成链、构建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保护传承苏州古城和大运河文化带等重点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一是促进蓝绿空间成网成链,构建由四角山水、环古城河、绿廊、郊野公园等构成的“四楔四环”城市蓝绿空间网络,引导自然山水向城市空间渗透,避免城市蔓延式发展,打造园林城市;二是优化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提高优质医疗和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和覆盖水平,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民生事业;三是重点推进苏州古城保护更新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全面保护古城格局和风貌,补齐古城民生短板,推动古城功能优化与环境提升,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最精彩的一段”,彰显古城和大运河的文化魅力。
结语
苏州在快速城镇化和走向特大城市的进程中,运用先进理念,前瞻性规划布局,形成了“多中心、组团型、网络化”的城市结构,有效避免了“大城市病”,建成了令人向往的宜居城市、韧性城市。这既得益于苏州所处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基因,更归功于一代代苏州人和苏州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者们的智慧和创造。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步入中后期,城市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建设由大规模增量开发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城市发展由“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这一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组团型的空间结构为苏州城市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苏州将延续和发扬这一优势,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坚持集约发展、内涵提升,进一步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产城人深度融合,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