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考题大观中考作文)
根据下面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展开联想,谈谈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一个英国小伙子,参加“非诚勿扰”节目,女问:有房吗?婚后跟谁住?答:上世纪老房子;跟家人一起住。数灯熄灭,女方又问:你什么工作?答:大兵。剩一盏灯,最后女问:结婚有宝马车吗?答:奶奶不同意,一般用马车。灭灯。隔天,《泰晤士报》头版:我皇室成员哈利王子参加“非诚勿扰”,首轮即遭淘汰。
【知识梳理】
一、现象类作文中的“现象”与“本质”的认识
“现象”和“本质”是哲学里的一对重要概念。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复杂的统一体,这些复杂性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我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的整体的感性的认识,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对事物的理性的认知,把握其本质。
现象和本质的区别是,现象富于变化,而本质则具有相对稳定性;现象有真相和假相,假相具有迷惑性,只有认清真相,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现象有主流和支流之分,支流现象不代表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本质也有主流和支流之分,只有抓住主流,才能真正认知事物。
生活中,有很多现象体现出“现象”和“本质”这对概念的关系。
二、分析材料实质,分清主次原因
在材料作文的写作中,对于现象事件类的材料,我们可以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去分析材料背后的实质,可以分析材料所包含现象的成因,也可以指出这一现象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或所带来的危害,当然也可以适当地提出对策。有原因、有对策,论述自然充分而有说服力。
“透过现象看本质”还需注意的是,事物的本质可能比较复杂,有主流和支流之分,认识事物的本质有浅认识和深认知之分,只有抓主流,入木三分,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
三、行文思路:层层深入,条分缕析
运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观点分析问题一般可遵照以下行文思路:
(1)提现象:引述简练,指出内涵;
(2)揭原因:分析原因,提出观点;
(3)析危害:分析利弊,要言不烦;
(4)明途径:提出对策,切实中肯;
(5)作结论:强调观点,回扣文题。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以“揭原因”或“析危害”为主,着重从“为什么”方面把观点论述清楚,以“明途径”为辅,把“怎么做”简单加以交代即可。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现象背后的本质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思维的品质,进而锤炼思想的深度。尽管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但还是有路可循:可以通过研读报刊上的时文来帮助我们形成对一般现象的分析路径与方法,进而认识社会上各类现象的本 质;对现象课分类关注,比如教育的、娱乐的、文化的、经济的、网络的等等,这样或许更 有助于我们对各类现象的认识,至少碰到此类问题分析时不会有失偏颇;当然,有必要学习一点逻辑学的知识,掌握一些诸如概念、判断和推理的知识,以帮助我们形成严密说理的习惯和能力。
【典例精析】
例题 1:(202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现代生活中“进”是一个高频词,“积极进取”、“与时俱进”、“急流勇进”、“循序渐进”……这些词展现出了全社会奋发激昂的时代精神。在这个时代,“退”还值得我们思考吗?
请就这个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例文:
进与退的智慧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纷繁现实中努力生活。有人退而守安,积蓄力量;有人突破自我,获得成长。要我说,进退并非舒适与否,而是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在竞争中守得一片海阔天空。
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博士彭敏成为诗词大会的冠军,这出乎人们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拥有“诗坛扫地僧”称号的他,本可以与工友们一样日复一日地机械工作,下班后便闲谈,打游戏,但他却跃出了这令人沉迷的舒适区,挤出时间到书店读诗词,没钱买便手抄。雷海为在条件极差的现实中种下理想的种子,在奋斗中找到了闲适与淡然。这就是“进”的精神。
大疫当行,不惧是勇气,不退显担当。他们本可以在温暖的家中吃团圆饭,却执起测温计,站上寒冬的街头;他们本还是被长辈保护的孩子,却披上了白衣,学着前辈的样子,从死神手里抢人。他们,是执勤警察,是医生护士,是辛勤的志愿者。城市在疫情的警铃中按下暂停键,他们却放弃了舒适的机会,迎接新的挑战,不断成长。他们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为国奉献,增己荣光。这也是“进”的精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跳出舒适区为理想而争,为荣誉而争。一个挑战,让小个子拿破仑铸造了辉煌的法兰西帝国;一生拼搏,让生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在二战中纵横捭阖;一次奋斗,让创维集团开拓进取,终于改变中国无自主芯片的历史……跳出舒适区,是进步,是进取,是义无反顾地奏出生命最强音。“进”是这个时代展现出的全社会奋发激昂的时代精神。
但若我们太过执着,便会忘记退,忘记应该舍弃什么,混沌的心中充满疲惫,却忘记留一片晴空给自己。明智的人懂得进退有度,李太白满身傲骨,退出了浑浊的官场,从此历史上多的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刀笔吏,而是万古流芳的诗仙李白;苏轼丢下了太沉太久的重负,于是他听到了“山间之清风”,看到了“江上之明月”,从此“也无风雨也无晴”;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退隐田园,所以世界上少了一个勾心斗角的陶氏县令,多了一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五柳先生……他们舍弃了许多,也得到了很多。因为有时退,实则为进;舍,实则为争。和事“进”,何时“退”,当然要看你看重什么。
舍弃那一丝繁华,争取的是内心的平静;舍弃了一点虚荣,得到了心灵的纯净。也正是这一退,守住的便是心灵的净土,便是灵魂的不屈,便是心中的夙愿。退一小步,却拥有了整个世界。因此,退,并不是战场上的丢盔弃甲,也不是困难前的畏惧不前。退,是进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非凡的智慧。
由此我们懂得了,面对困难,扛起责任;为了祖国,勇于担当;实现理想,不懈努力……这是“进”;面对金钱名利,不屑后退;为了大众幸福,牺牲小我利益;对抗尘世污浊,保有内心的纯净……这是“退”。
我们不能一味沉迷于梦想,也不能让梦想湮没在现实中。正视现实,却不委身现实;保持进取,但也懂得舍弃。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让梦想在现实中起舞,在奋力拼搏中给自己留一片舒适的晴空。愿你我都能把握这“进”与“退”的智慧,走好人生之路。
【详解详析】
审题:
这是一则话题作文,围绕“进”与“退”审题立意。
材料开始告诉我们“进”是个高频词,并列举了有关词语,得出“进”的内涵,“展现出了全社会奋发激昂的时代精神”;接着提出一个问题,“‘退’还值得我们思考吗?”毫无疑问,出题者是告诉我们,“退”也有它的意义。“进”与“退”构成了一组貌似对立,实则有着密切关系的词语。
进与退,从不同角度可以分辨出不同关系。可以是一种对立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以是目的关系,进是目的,退是手段,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可以是条件关系,不懂得退就不可能进;可以是包含关系,有时退其实就是一种进,有时进也是一种退;可以是转化关系,进而不当,就导致后退,所以可写的角度很多。但引申开来,不仅指做事的态度与方式,更指人生需要出世与入世的态度,或对待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或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与衰退等。
关系型作文离不了对话题关系的准确理解和必要的分析。要先选准一种关系作为确立立意的角度,不能在一篇文章里多次变换角度,造成文章思路的混乱。比如,一篇文章中把“进”“退”既看成对立关系,又看成包容关系,就会自相矛盾。
分析关系是必要的,但只能是基础,不能是主体,主体应是从这个关系出发,阐释自己对该话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样的文章才有现实针对性,才有价值。比如,可以讲如何看待生活中的“进”与“退”,如何把握“进”与“退”的方法与尺度等。
不能对话题的多个概念平均用力,要在兼顾所有概念的基础上对某个概念有所突出,这样的文章才有新意有深度。“进与退”的话题,可以把重点放在“退”字上,“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很好的立意。
注意思想意义的积极性和说理的辩证性。不能对所有的退全都大唱赞歌,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进”是我们必需的,而且是应该贯穿我们人生始终的。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暂时,不是永恒;只是适量,不是无休止。
立意:
1.既要奋力前行,又要有退的准备。
2.进是一种态度,退是一种智慧。
3.进退有度,人生完美。
例题2: (2021·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三月考)如今我们生活在巨量的、过度分散的世界里。有人说,人们对此表现出的超注意力往往比深度无聊更无聊。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例文
超注意力比深度无聊更无聊
“超注意力”,这个词听着挺高级,其实就是指类似于“多动症”一样的注意力涣散,这里形容的不是个体,而是我们的整个群体。我们如今活在巨量的、过度分散的信息里,我们对信息的反应太快、太积极了,每个人的注意力都不断在多个任务、信息来源和工作进程之间切换。人们这种追网络热点的热情,差不多也是对无聊的恐惧,对“被落下”的恐惧,生怕别人说的自己不知道,无论这件事儿有多么无关紧要。好像一旦只有自己没听过的时候,就被巨大的群体孤立在了外面。于是,别人扔个什么热点出来,我们都会去接招,听到“曹县梗”,一定得查一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一查之下,又查出一堆新梗来。等放下手机,已经凌晨两点半了……这个状态就叫超注意力。
和这种超注意力状态对应的是“深度无聊”,听着不像是褒义词,但它倒真是一个好词儿。超注意力的特点是每时每刻都得把自己给填满了,不能容忍一分钟的无聊。我是亲眼见过一个司机遇到车祸,在等待救护车的时间里,掏出手机来给自己的满脸血拍了一个短视频,顺便又看了几个短视频,真是看得我目瞪口呆。原来人性真的会随着现代生活的琐碎细节而变动,它是需要主动修正的。当然,这种新的本性也就忍不了漫长、深度的无聊状态。
深度无聊是什么?哲学家的沉思,修行者的冥想,科学家的专注研究,艺术家的胡思乱想,都属于深度无聊。保罗•塞尚是印象派绘画的大师,他也是一个深度无聊的行家,他说自己的画不是画出来的,是用脑子想出来的,风景是在他的体内思考,他是风景的意识,他甚至能在这种沉思里,把自然界的气味儿转化成视觉上的印象,再画到画布上去。对这种人来说,表面上什么都没干反而是他思想最活跃的时候,独自一个人呆着的时候才是最不孤独的。
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说,这种随时关注一切新信息的注意力结构,不代表文明的进步,它也不是人类晚期的信息社会发展出来的新需求,而是一种倒退。这种注意力管理技术是文明没有开化之前,人在荒野求生里才有的本能。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想,一只身在野外的猎豹,它是不能全神贯注的。它就算是好不容易逮到了一只羚羊,开始进食了,也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边留神不能让鬣狗抢走了猎物,一边还得提防狮子来攻击自己,同时还要分神保护好自己的幼崽。猎豹进食甚至不能吃饱,克服了饥饿感就得停下来,因为一旦吃饱了,感官的敏锐度就会降低。
可见超注意力有时候比深度无聊更无聊!
【审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内容比较难懂,第一句话“如今我们生活在巨量的、过度分散的世界里”,其中“巨量的、过度分散”的意思是非常大量和过度的分散,他们修饰的是“世界”,指的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着许多的诱惑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精力不能集中,让我们不能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而是经常一心多用,精力就被分散了。
第二句话“人们对此表现出的超注意力往往比深度无聊更无聊”,其中“超注意力”是指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于某一点。“深度无聊”是指某一个特别无聊的东西让我们处于其中不能自拔的无聊状态,这种无聊是不被其他事物所打扰的,即单一的无聊状态,这和“超注意力”相对。题中的观点是“超注意力”比“深度无聊”更“无聊”,也就是说二者相比,前者更可怕,更没有意义。
第三句话“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其中“此”主要指前一句话,也就是让学生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你可以认同前句的观点,也可以另辟蹊径,否定前者的观点。无论如何,本题都是在启示学生对当下生活状态的思考。
【立意】
1、超注意力比深度无聊更无聊
2、超注意力是人对现实社会的适应
3、只有深度专注力,才能约束“飘忽不定的双眼”
4、深度无聊,是精神放松的终极状态
【素材】
1、我们今天的工作,总是置身于过度的刺激、信息和资讯之中,不断在多个任务、信息来源和工作程序之间转换焦点。这是一种过度的积极性,也是一种涣散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不能容忍一丝无聊,也绝不接受一种“深度无聊”,而这种深度无聊恰恰对于创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在文化领域的成就,包括哲学思想,都归功于我们拥有深刻、专一的注意力。只有在允许深度注意力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文化。
2、瓦尔特·本雅明把这种深度无聊称作“梦之飞鸟,孵化经验之蛋”。如果说,睡眠是身体放松的最高形式,那么深度无聊则是精神放松的终极状态。一味的忙碌不会产生新事物。它只会重复或加速业已存在的事物。本雅明哀叹,由休息和时间构筑的梦之鸟的巢穴在现代社会日渐消失。再没有“编织和结网”的活动。无聊是一块“温暖、灰暗的布,里面却有耀眼夺目、五彩缤纷的内衬”,“当我们在做梦时,我们便包裹在其中”。我们置身于“它内衬上的阿拉伯式花纹上,感到熟悉而惬意”。没有了放松和休息,我们便失去了“倾听的能力”,也便不存在“倾听的群体”。他们同我们这个过度积极的社会是直接对立的。“倾听的能力”恰恰以沉思的专注力为基础,而过度积极的主体无法抵达这一领域。
3、如果一个人在行走时感到无聊,又没有办法忍受无聊的话,他会焦虑、烦躁地转来转去,并且急切地寻找各式各样的活动。而那些对无聊更有耐心的人,将在忍耐了片刻之后意识到,也许是这种行走的方式令他感到无聊。这促使他去发明新的行走方式。跑步并不是新的行走方式,它只是加快速度的行走。舞蹈或者漂移则是全新的运动方式。只有人类能够跳舞。也许他在行走时体会到一种深度的无聊,并在无聊的激发下,将行走步伐改为舞步。然而同线型、笔直的走路相比较,动作花哨的舞蹈显得过于铺张,完全不符合效绩原则的要求。
4、只有深度专注力才能约束“飘忽不定的双眼”,由此产生一种“聚精会神”,在这种状态下,“自然那好动的双手安分地叠放在一起”。如果缺少这种聚精会神,目光将迷乱地四处张望,无法呈现出任何事物。然而艺术是一种“表达行为”。尽管尼采用意志取代了存在,但他也同样认为,如果把一切悠闲沉思从人类生活中去除,那么人类将终结于一种致命的超积极性之中。“由于缺少安宁,我们的文明将逐渐终结于一种新的野蛮状态。行动者,即那些永不安息的人如今大行其道,超越以往任何时代。因此,人们应当对人性做出必要的修正,在其中大量增加悠闲冥想的成分。”
【课堂练习】
一、(2021·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5年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成长,仅仅用了6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其实,在前面的4年,竹子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例文:
向毛竹学“生长”
每天30厘米,这是生长的速度;6周长到15米,这是蓬勃的生命力。当我们对毛竹生长爆发力感到瞠目结舌时,可曾思考过,其栽种最初的4年为何仅仅长高了3厘米?
这3厘米,是夯实根基的3厘米;这4年,是磨炼品性的4年;毛竹深知“根深方能叶茂、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华”的道理,故最初4年的生长,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这“不为”,是毛竹拥有惊人生长力的根源,孕育着生长的智慧。
各位不妨想想,3厘米长了多久?整整4年啊!从春到夏,历秋经冬;无数鲜花竞相斗艳,不尽草木枯了又荣;这期间,毛竹需要忍受多少冷嘲热讽,又需要忍受多少孤独与寂寞?但毛竹忍住了,默默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为生长力的爆发奠定扎实的根基。这难道不是大智慧吗?
这样看来,扎实的根基是毛竹爆发生长力的秘密,那如何打下扎实的根基呢?
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毛竹面临的是坚实的土壤、无边的黑暗;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会畏首畏尾;没有迎难而上的精神,就会无所适从。可爱的毛竹犹如纯洁的冰山,海面之上,只是一副晶莹剔透的娇小之态;而蓝色之下却是泰山一般的雄壮之姿。“柔者,道之刚也;弱者,道之强也”,真正的强者往往示弱不示强,便如那前期的毛竹一般;四年之后,强者之态尽显,成为生长最快的植物,节节高耸,巍巍成林。
其次,不能急躁,不要急于求成。鲁迅先生说天才能否出现在于有没有生长天才的土壤。作为旁观者,我们要学会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守望者,坐看竹长,静待花开。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9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路遥写《平凡的世界》,光查资料就查了两年多。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劳作于田间,评中科院院士时却屡屡受挫;屠呦呦默默地在实验室工作了几十年,直到获诺贝尔奖才为世人所知。真正伟大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只能让伟大成果胎死腹中。
最后,要善于吸收营养。毛竹所处的“土壤”,有贫瘠的也有肥沃的;面对“贫瘠”,毛竹一方面想方设法绕过去,让自己的根更具有韧性与伸展性;一方面紧紧地缠绕并吸收有用成分,让自己脚踏实地。面对“肥沃”,毛竹在畅快地吸收营养的同时有节制地维持土地的活力,让自己无后顾之忧。
生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生长中肯定会发生很多意料不到的困难;譬如,2020年,历史扑面而来,现实的戏剧性令任何大片都显得苍白,整个世界仿佛进入到历史的三峡中漂流,前方仍可能是凛冽的冰河,是汹涌的怒海。我们要学习毛竹的“不为而为”,坚定信念、迎难而上,不急不躁,善于吸收“营养”,损有余而补不足,夫与妻一起承受,国与民互相担当。那责任,那担当,就是中华儿女深埋大地的根。
【详解详析】
审题:本题属于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共有两句话,要从中找出关键词,揣摩材料用意,得出恰当立意。
第一句话指出毛竹前后生长速度的对比,突出最初栽种4年间生长速度的缓慢,以及第五年开始令人惊讶的生长速度;
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进一步阐释,解释说明最初栽种4年间毛竹生长速度缓慢的原因。
由此我们可以提炼的核心内容为:毛竹的生长过程可谓是大自然中厚积薄发的智慧典型,它既能耐住当下寂寞又怀揣远大梦想,有着向地下扎根的源源动力和向上拔节的清晰目标。但是向下扎根的过程是艰辛、漫长且寂寞的,会有投入巨大而收效甚微的迷茫困惑,会有调转马头可能柳暗花明的歧途诱惑。在扎根的“苦行”之中,耐得住寂寞,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怎么获得,就显得非常重要。
思路指导:此题没有文体要求,但最好写成议论文。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行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用对比论证就正反内容进行对比。先写毛竹扎根土地四年的坚韧,论述其必要性;再写第五年开始厚积薄发的成就。正反对比自然得出结论:既能耐住当下寂寞又怀揣远大梦想,有着向地下扎根的源源动力和向上拔节的清晰目标。
立意:
1.真相往往在我们视线之外的远方。莫轻以视线来量物长短。要沉下心去体会、探究,才能把握事实的真相。
2.至柔至善,至刚至强。在低调中默默地低调做事,不断积蓄力量,去追求更高的理想。
3.人生如竹,沉潜内修,方可拔节而出。
【自主巩固】
(2021·上海中学一模)成长是个不断被塑造、也是个不断自我塑造的过程。这句话对你认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带来哪些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800字。
【详解详析】
材料围绕自我与世界考查学生对成长及自我的认知。考生需要把握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抓住这句话中的主体与细节来思考立意。从材料来看,“被塑造”“自我塑造”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历程,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部分。同时,“不断”二字也提醒着我们,如此过程是连续渐进的,而非一时或几次就可以决定的。“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大家把握住的第二个主题,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在“关系”二字上,此时自身与外部世界需要彼此联结,不可以孤立地、割裂地进行讨论。
何为“被塑造”?人生来就如一张白纸,注定要被各种色彩浸染。幼年时,你被父母的言行塑造,长大后,你被师长的教导塑造, 再大一些,你会被社会上的各种习气规则所塑造……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是社会的动物,只要仍生活在社会中,你就不免被各种因素所塑造。而他人言行、教育、规则种种,归纳起来就是外部世界的影响。
何为“自我塑造”?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尼采的“成为你自己”,古今哲学家们不断地叩问自我,审视自我。自我塑造就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就是对自我挖掘与剖析的过程。清楚自己的性格与特质,洞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最后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前进的方向。
结合两者,可以发现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外部世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塑造着自身的成长,而我们根据外部世界的指引和参照,也在成长中认识自己。
行文构思上,考生可以首先指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外部世界的影响,引出疑问“这是否意味着人的成长就真如泥塑般,只能被他人捏成他们想要的形状”,进而引出答案“我要活成自我,活出自我”,接着分析如何活出自己,如“需要打碎被动塑造的外壳,主动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成就自我”,如“在物欲横流与信息化的时代里,不被物质与信息的茧房蒙蔽,拥有独立的精神与自我”,并进而指出,这是对自我能力的提升与超越,最后引用名言呼应开头。
立意:
1.成长,从认识自我开始。
2.外部世界促人成长。
3.在外部世界的指引中成长,也在成长中认识自我。
(2021·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三月考)写作。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辞:来都来了、都不容易、都是朋友、是个孩子、多大点事、大过年的、给个面子、为了你好……类似的说辞被戏称为“中国式原谅”。有人觉得理当如此,有人却不以为然。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详解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则思辨类材料作文,围绕“中国式原谅”审题立意。材料首先给出了一些“中国式原谅”的具体说辞,这些说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可以说耳熟能详。然后给出了对“中国式原谅”的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理当如此”,有人却“不以为然”。题目要求考生针对这种现象谈自己的看法。
分析“中国式原谅”的内涵,我们发现大部分的中国式原谅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你也没损失什么”,比如“来都来了”“是个孩子”这类的说法;或者是持“功过相抵”的看法,比如“人都死了”这样的。
但是,别人有没有损失什么,不是你一个看客能够明白的,而且“功过相抵”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中国式原谅”的思想根源,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善良”,来自于中国人“息事宁人”的小农思想,但是如果善良和宽容变得无底线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善”。
对于一些无关原则的小事,无论是我们自己选择宽容,还是劝别人选择宽容,都无伤大雅,还能体现我们心胸宽广,不斤斤计较。但是,并非所有的事都能“中国式原谅”,也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让别人“中国式原谅”。宽容本无错,但宽容并不等于“放纵”,只要越过了社会规则、超过了道德底线,就会扭曲、变形、腐败、变质,甚至发生病变,就成了“宽容病”,令人生厌,也让人生畏。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也在不断提高。我们需要宽容,但不是无原则的宽容和漠视,这样会让人们和社会变得麻木。有些错事一旦发生,不能让“中国式的宽容”贻误战机,该较真的时候就较真,把错误扼杀在摇篮中。
立意:
1.“中国式原谅”要不得。
2. 别让“中国式原谅”道德绑架。
3. 比恶更可怕的,是自以为是的善良。
(2021·上海虹口·一模)按要求作文。
我们在生活中,到处可以听到各种本真性宣言:“成为你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认为独特性只有从自我内部才能获得。加拿大思想家泰勒却说,“自我”来自我们和他人的对话,以及对话中的反思。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例文:
如何成就更好的自我
希腊爱琴海边,古老的德尔斐神殿里矗立着一座沉默数千年的石碑,石碑上镌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是啊,想要成就自我,最先做的,当是认清自己。只有先认清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立足于何方,看到自己脚下的土地;只有先认清自己,才能知道自己面朝向何方,看到自己前方的道路。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理清自己的定位,看到自己之所以成为自己的独特之处。林中的乌鸦假冒了孔雀身份而受人供奉,却忘记了自己的丑陋与吵闹,妄自尊大,终因孔雀的到来而无人理会;狐假虎威者以为恐吓了路人,却忘了自己冒用的不过是虎的名声,而非它的利爪,最终自己也免不了葬身虎腹的下场。只有认清自己的立足之地,才不至于站错立场,走错方向。
认清自己的立足之地后,我们才能看清自己想走的路。比如管仲,我们最先想起的,可能是那个耳熟能详的成语——管鲍之交,以及他们之间的神仙友情。可其实这个成就齐桓公霸业的一代名相,最先侍奉的并非是年轻的齐桓公——公子小白,而是他的政敌公子纠。甚至,在双方赶回齐国争夺王位的路上,管仲还设兵伏击公子小白;只是“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佯)死”,最终管仲成为了败者一方。看到这里,我们可能以为他会像屈原投江以报国,会像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管仲并未如此。他认识到公子纠之败已成定局;他认识到自己的治世才能还远未发挥出来;他也认识到自己心中最重要的,并非身后的忠臣之名,而是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远大志向。最终,他成了时人眼中的“变节之臣”,也使齐桓公成就了春秋霸业,使齐国走向了强盛之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管仲才能坚定地走向他自己选择的道路。
但仅仅靠自己看清自己,就够了吗?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曾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中写下: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是一块泥土,连接成整块大陆。脱离了大海,脱离了大陆,终会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见过海洋的浩瀚,方知湖水的渺小;见过雨林的广阔,方知小树的稚嫩。人的认识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只有认识到自我观点与他人认识的区别,不断矫正自身的偏见和短视,才能实现接近真理的愿望和自身的完满。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是“我”眼中的“我的人生命题”。你(他)是谁?你(他)从哪里来?你(他)到哪里去?这是他人眼中的“我的人生命题”。看清我眼中的“我”,反思他们眼中的“我”,才能成就更好的“我自己”。
【详解详析】
材料中两句话构成的关系型,是四种常考关系(对立统一关系、是非取舍关系、并非绝对关系、并列共存关系)中的并列共存式。它指出了人们对待“自我”存在的矛盾:自我究竟是来自自我内部,从内部获得?还是从和他人的对话,以及对话中的反思获得?二者看似矛盾,但实际上缺一不可。
“自我”为什么可以从内部获得?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存在各种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随人的意志改变;同时,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浮沉得失、爱憎好恶,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不从自我内部去深刻剖析自我,人们可能会忽视个人特质、忽略自己内心的真实诉求;甚至可能导致迷失自我,失去独立判断能力。
为什么又说“自我”可以从与他人的对话及对话中的反思获得呢?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我们对自我的认知是肤浅的、不全面的,甚至有时候可能包含与公德良知等其他社会规范相左的内容。走不出个人的认知局限,我们就会成为“井底之蛙”。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及反思,看到自己尚待完善之处,更清晰地认清自我。这也说明实现自我并不代表完全与他人对立,我们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对话与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完善自我。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辩证关系:自我独特性首先需要从自我内部获得,以此为起点,追求本真,找到内部独特性;但自我又不仅于此,还应来自和他人的对话及对话中的反思,在追求自我独特性时,我们还要注意与他人交流,以他人为镜,时刻注意自我的不完善之处,并修正最终的自我。
审清了材料中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下笔时就可以对此展开论证。文章可以先理清材料中的逻辑关系,分析认清自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认清自我的方法。但同时,也需注意全文不能仅就自我个人大谈特谈,还需针对材料中的第二句话进行思辨分析,深入讨论自我与他人的思辨关系(想要认清自我、成就自我,有时也需依靠他人的批判与反思)。在行文时,我们可充分运用对比论证(如借助他人与不借助他人的对比)或反向论证(如不认清自我的后果,或只靠自己不借助他人的后果)等方法来辩证说理。在论据的选择上,相关的名人历史、关于个人成长或社会关系方面的理论、自己身边的具体现象等都可考虑。
立意:
1.我就是我,这世上只一个我。
2.从自我中解放出来。
3.揽镜自照,方能认识自我。
4.人要认清自己,既要以“己”为镜,也要以“人”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