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最简单的施工方案)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27

      

       xxxxxxx工程

       施工电梯基础施工方案

       编 制 人 :

       审 核 人 :

       批 准 人 :

       日 期 :

       目 录

       1

       1

       2

       3

       3

       5

       5

       10

      

       一、工程概况

       1、建设概况

       2、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

       二、编制依据

       三、施工电梯平面布置

       根据施工现场场地条件及周围环境情况,本项目计划在每栋住宅楼附近安装1台SC200/200型施工电梯,其中xx#楼电梯计划设置在北侧4-5轴/K轴处地库顶板上,电梯基础底标高为-0.6m,xx#楼电梯计划设置在北侧2-5轴/Q轴回填土上,电梯基础底标高为-0.3m。地下室顶板上安装的施工电梯应考虑结构顶板回顶,确保使用安全。具体布置位置详见下图:

       xxx#楼电梯位置

       xxx#楼电梯位置

       结合两栋住宅楼建筑总高,7#楼电梯安装完成后高度为100m,共67个标准节,8#楼电梯安装完成后高度为90m,共60个标准节。

       四、施工电梯技术方案

       (一)7#楼施工电梯(位于地库顶板上方)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方便工程施工的需要,7#楼施工电梯设置于车库顶板。根据电梯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具体详见附件1),确定电梯基础尺寸为4.7×3.6×0.33,内配C12@220双层双向钢筋网片,C30混凝土浇筑成型。由于车库顶板设计荷载为10kN/㎡,为确保地库顶板安全,计划采用钢管回顶加固措施。其中钢管支撑架立杆纵、横间距0.6m,步距1.2m,沿架体四周连续设置剪刀撑,具体计算书详见附件2。

       (二)8#施工电梯(位于8#楼北侧回填土上)

       根据电梯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具体详见附件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8#楼电梯基础尺寸为6×3.6×0.33m,基础底标高为-0.3m(回填土顶标高),内配内配C12@220双层双向钢筋网片,C30混凝土浇筑成型。由于电梯坐落于回填土上,为确保基础稳定,拟计划在8#楼北侧整体回填土时,对电梯基础每边外扩500mm范围内由主楼基础底(-6.7m)至室外回填土标高(-0.3m)处统一采用3:7灰土回填,分层回填、压实,压实系数≥0.95,回填时由专人负责监管。

       五、 安全文明施工

       1、 施工升降机安装时,只允许承载3人和一节标准节,不允许超载。

       2、 安装过程中,必须听从统一的指挥和信号,运行过程响铃提示,严禁酒后指挥。

       3、 在高空作业的人员,身体状况必须符合劳动部门的有关规定,严禁酒后作业,且安全用具要携带齐全。

       4、 进行安装作业时,安装人员必须站在吊笼顶,使用操作按扭盒操作,严禁在吊笼驾驶室内操作。

       5、 吊笼顶平台作业人、物总重量不得超过650kg。

       6、 地面作业人员要明确施工升降机附近电源开关位置,以便发生意外故障时切断电源。

       7、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8、 作业现场的障碍物必须清理干净,建立安全作业区,并设立安全围护盒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作业人员严禁上下抛掷工具。

       9、 参与作业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升降机的机械性能、结构特点、并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排除一般故障的能力。

       10、 安装和驾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高空作业的安全规定。施工升降机运行时操作人员得身体绝对不允许探出安全栏外。

       11、 在有雷、雨、雪、雾及风速超过四级以上得天气,不得进行安装作业;在冬季,如果导轨架出现结霜或结冰时,严禁进行安装作

       业。

       12、 施工升降机安装后,须经过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有关部门对基础座和附壁支座以及施工升降机架设安装的质量、精度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应进行试运转。经签证后方可投入运行。

       13、 施工升降机作业前应重点检查各部位有无变形、松动、开焊等情况以及电路、仪表等是否正常。

       14、 施工升降机在每班首次载重运行时,必须从最低层上升。严禁自上而下。梯笼内乘人或载物时,应使荷载均匀分布,防止偏重,严禁超荷载运行。

       5、 施工升降机在大雨、大雾和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运行,并将梯笼降到底层,切断电源。风雨过后,应对施工升降机各有关安全装置进行一次检查。

       16、 施工升降机运行到最上层和最下层时,严禁以行程限位开关自动停车来代替正常操作按钮的使用。

       17、 施工升降机作业后,将梯笼降到底层,各控制开关拨到零位,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闭锁梯笼门和围护门。

       18、 机械员认真填写运转记录和交班事项。

       六、环保要求

       施工升降机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各种废弃零部件及辅助材料不可随意丢弃,须将其放至指定位置。

       施工升降机应定期加润滑油,避免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过大噪声。

       维修施工升降机过程中所产生得废弃材料须放至指定地点。

       施工升降机作业后,须及时切断电源,以保证安全和节约用电。

       施工升降机附近配备足够数量灭火器,以保证在紧急火灾情况下可以及时扑救。

       七、应急预案

       1、 应急救援机构

       为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够快速反应、救援,由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 长:原志海

       副组长:解云全、郭双伟

       组 员:王会青、张志鹏、李晓伟建筑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现场管理人员

       2 、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3、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

       4、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援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

       5、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

       6、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相关主管部门,随时与项目沟通,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

       7、现场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应备的资源

       7.1 通讯设备,包括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近距离对讲设备等。

       7.2 急救设备,护送受伤人员送院车辆。

       7.3 抢修设备,工程车辆、登高设备、维修工具、备用品等。

       7.4 消防器材,灭火器。

       7.5 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安全带、防护帽、防护眼镜、手套、配备急救药箱和担架,药箱配备各种急救药品。

       7.6 应急资金,由财务、中筹款,以防急用。

       8、可能出现的事故及应急方案、救援措施。

       8.1 机械伤害事故

       在安装等到过程中,施工升降机吊在部分零部件都需要吊装,有可能会出现的碰伤、压伤、夹伤等。例如吊装标准节时,没注意地面情况,动作过快,碰到地面施工人员;又例如吊装套架时,人员互相不协调,在套标准节的时候夹伤施工人员等等都属于机械伤害事故。

       (1) 应急方案: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停止施工,切断动力电源,组织抢救、急救伤员(包括送医院),同时按规定程序上报有关各级主管部门请求救援,并保护现场,设置危险区域,专人监护,尽可能拍摄事故现场照片,方便相关部门或单位取证。

       (2) 救援伤员的措施

       1) 观察伤员的伤害情况,如手前臂小腿及以下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或布带或止血纱布等进行绑扎止血,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 出现颅脑损伤,必须保持呼吸道畅通。昏迷者应保持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阴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移动。遇有凹陷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条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邻近的医院治疗。

       3) 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清洁后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移动时,将伤者平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者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移动过程中,严禁用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4) 发现伤者手骨折,不要盲目移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部位夹紧固定,使骨折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断肢和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将所断下肢固定在身侧,下肢下提侧下肢缚在一起。

       5) 如果是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者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姿势,为伤员保暖。

       6) 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伤者时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8.2(1) 应急方案:立即停止施工,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合理,切不可惊惶失措,束手无策,要惯彻"迅速、迅速、正确、保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人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现场应准备应急救援工具,绝缘手套、绝缘棒、电工绝缘钳、药箱、担架等。当事故发生后,及时按规定向有关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及时请求救援。

       (2) 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

       1) 将出事电源开关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2) 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拔离。

       3) 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

       4) 救护人员可带上绝缘手套或手上戴其他绝缘物拉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

       5) 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身上,救护人员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迅速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6) 如果触电者是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认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就地急救,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确认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3) 在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1) 未采取措施前,救护人员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 严禁救护人员用手推、拉和触摸电者;救护人员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3) 在拉拽触电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员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员比较安全。

       4) 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5) 夜间发生触电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

       救护。

       (4) 救援伤员的措施

       1) 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心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

       2) 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的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应立即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挤压。

       3) 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周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方法如下:

       EQ \o\ac(○,1) 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污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伤者咀边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异物摊导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调将头部向后仰,舌根自然张开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它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EQ \o\ac(○,2)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触电者仰卧,解开衣扣和腰带,清除口腔内唾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后颈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准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解开伤者的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

       EQ \o\ac(○,3) 胸外心脏挤压,高尔夫球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如伤者同时拌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8.3高空坠落事故:施工升降机安装、顶升及安装都属高空作业,容易发生高空坠落事件,包括人员坠落与工具、零部伯等坠落,这种事故可能给人致命伤害,离地面越高,受到冲击越大,伤害程度训越严重。例如在安装时,施工人员安全带没系好,从高处坠落,又如在穿销轴时,工具或销轴从高空坠落,砸到地面施工人员等属于高空坠落事故。

       (1) 应急方案:立即停止施工,组织抢救伤员,同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请求救援。

       (2) 救援伤员的措施,参考机械伤害事故的救援伤员措施。

       8.4施工过程中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在施工升降机安装等过程中,突遇龙卷风、台风、地震、坍塌、雷击等情况而发生的意外伤害。例如,在安装等过程中发生地震导致施工升降机倾覆,人员伤亡等,属于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

       (1)应急方案:立即停止施工,马上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同时组织人员旗救,并通知有关人员和部门做好退场工作。

       (2)救援伤员的措施,参考机械伤害事故和触电事故的救援伤员措施。

       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有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除以上所述安全应急救援措施外,如有不详尽之处,还应参照公司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执行。

       九、附件

       (1)附件1电梯基础图

       注:为保证电梯安装稳定,在8#楼北侧整体回填时,针对8#楼电梯基础每边外扩500mm范围内由主楼基础底(-6.7m)至室外回填土标高(-0.3m)处统一采用3:7灰土分层回填。

       附件2回顶区域图

       注:图中阴影填充区域系架体回顶支撑区域。

       附件3施工升降机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施工现场设施安全设计计算手册》谢建民编著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5、《木结构设计标准》GB50005-2017

       6、《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

       7、《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8、《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9、《施工升降机》(GB/T 10054-2005)

       10、SC200/200施工升降机使用说明书

       二、参数信息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2.楼板参数

       3.荷载参数:

       三、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67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85kg):185kg×67=12395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k=((1200×2+1000+0×2+200+12395)+2000×2)×10/1000=199.95kN;

       施工升降机自重设计值:P=n×Pk=2.1×199.95=419.895kN;

       施工升降机基础自重设计值:

       Pj=1.2×l×d×h×25=1.2×4×4×0.4×25=192KN

       P=P+ Pj=419.895+192=611.895kN

       四、梁板下钢管结构验算

       楼板均布荷载:q=P/(l ×d )=611.895/(4×4)=38.243kN/m2

       设梁板下Ф48×3mm钢管@0.6m×0.6m 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则:

       N=(NGK+1.4×NQK)×la×lb=(38.243+1.4×10)×0.6×0.6=18.807kN

       1、可调托座承载力验算

       【N】=30 ≥N=18.807kN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顶部立杆段:λ=l0/i=kμ1(h+2a)/i= 1×1.5×(0.6+2×0.5)/0.0159 =150.943 ≤[λ]=210

       满足要求!

       非顶部立杆段:λ=l0/i=kμ2h/i= 1×2×1.2/0.0159 =150.943 ≤[λ]=210

       满足要求!

       顶部立杆段:λ1=l0/i=kμ1(h+2a)/i= 1.155×1.5×(0.6+2×0.5)/0.0159 =174.34

       非顶部立杆段:λ2=l0/i=kμ2h/i= 1.155×2×1.2/0.0159 =174.34

       取λ=174.34 ,查规范JGJ130-2011附表A.0.6,取φ=0.235

       f= N/(φA)= 18807/(0.235×424)=188.749N/mm2≤ [f]=205N/mm2

       满足要求!

       梁板下的钢管结构满足要求!

       配筋如下图所示:

       配筋示意图

       支撑如下图所示:

       支撑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