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项目教学法的六个步骤)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27

当代教育改革的最重要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在西方已经流行了数十年。

然而成果似乎并不如意:

很多学校不但学业上大幅退步,

而且教育公平也明显下降,

即使是建构主义所宣称的注重孩子的

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并未得到提升…


号称最先进的学习理论的“建构主义”

为何取是适得其反的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办?

题为 《瑞典学院院士:“以学生为中心”的愿景很美好,但路却不知不觉走偏了……》

以下是主要观点摘录:

——————————————————————

如今我们听到“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概念,已不大会感到新鲜——尽管它们在国内落地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至少是愈发地深入人心。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构主义”思想在美国教育环境中扎根并在欧洲扩散,形成了西方教师教育的主流范式,并最终影响了数千万学生的教育。


也正因此,注重发挥孩子个性潜能、培养孩子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帮助孩子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成为新的潮流与趋势。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 情景性教学、发现式学习、合作式学习 等创新概念,都可追溯自这股建构主义的浪潮。

听上去挺不错,然而,众多西方学者已经在重新审视建构主义,反思其在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与表现。

他们认为,不少受建构主义主导的教育改革既未带来学业上的进步,又未提升教育公平,抑或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美好愿景何以产生种种困境?也许,在西方国家将“建构主义”奉为圭臬的几十年里,路已经不知不觉走偏了……


斯德哥尔摩大学理论哲学教授奥萨·维克福什(Åsa Wikforss),在学校的职责除了日常上课,还有就是给学生指导论文,而且所需花费的精力越来越多了!

她感叹,自己的精力往往花在教学生怎么 写出没有语法错误的、完整的句子 ,以及 怎么正确使用常见的单词 ,很多时候,这些大学生学的语言能力差到“让人看不懂要表达什么”。


不光是维克福什,许多瑞典教师也都注意到,学生们 阅读复杂文本及通过写作来表达观点的能力越来越差

甚至曾有几位历史学家联合在报纸上发表宣言,警告现在许多学生不仅缺乏学科所需的先备知识,而且连理解人文知识的基本工具—— 语言都不能很好掌握

瑞典的学校系统曾在世界领先。然而,瑞典学生的读写、数学和科学能力,从90年代末便一路下滑,在2014年跌破经合组织的平均水平。甚至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保持了“跌幅最大”的记录。


那么“建构主义”所标榜的“解决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不是显著提高了呢?


2014年发布的PISA调查结果显示,瑞典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北欧国家中是最差的。瑞典学生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也低于OECD平均水平。

经合组织教育部主任施莱歇曾评价道:学生专注于界定问题,也学着去解决问题,但他们对概念 没有深层次的认识 ;在数学方面,他们也 不是很有创造性 ,连基本知识都不具备,自由畅想更就无从谈起。

这种衰落,与建构主义观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主导瑞典教育,在时间上是高度重合的。


无独有偶,以法国为例,建构主义的兴起和法国学业表现的落后,被认为是直接相关的。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的教育排名在国际上领先,学校系统的公平程度也排在世界前列,但在20世纪90年代,法国的排名下降得很快。


美国杰出的教育理论家赫希赫希通过对照发现:教师、班级、预算等因素在法国都没有变,唯一的变化是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放弃了全国统一的课程体系。


然而建构主义的核心不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么,为何如此“正得不能再正”的理念,会与学校系统的衰落发生联系?


被政治正确化的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的几个核心的要点是:


这些要点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但有关建构主义的争论,在西方国家经常陷入到一种情绪化的境地,甚至受到意识形态的驱动。


简单来说, 教育一旦跟“传统”沾边,便是沾染了原罪 。传统教育方式被认为具有天然的道德缺陷缺陷。而批评建构主义、维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就会被归类为观点保守、思想陈旧。


比如,教育界出现的以下这些“迷思”:





把知识带回教育


早期极力倡导建构主义的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教授迈克尔•扬,后来通过反思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逐渐认识到: 建构主义在现实中包含了非常多的“危险”,甚至可能导致“灾难”


在他看来,过分地推崇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 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客观性 。以至于“知识的问题,或者说,什么才是学生应学习的重要的东西的问题,已经被教育政策制定者及教育研究者们忽略了。”


简单说就是,西方学者过完嘴瘾后突然意识到,再不刹车就走到另一个极端了:炮轰长期以来掌握在权威手里的知识,当然是切中要害的,但如果就此把知识的客观性磨灭掉,无疑是滑向相对主义的深渊。


因而,迈克尔•扬从激进的左翼教育家,变成“把知识带回来”的高呼者,认为应该 回归到知识和教育本身


(点此查看《外滩教育》原文>>>)


————————————————————

【王珏老师的进一步思考】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

提出的一些主张、观点

确实很有积极意义和指导价值

但在各地、各校开展的教学改革中

却往往被奉为不可稍有违逆的教条。


教育教学中,似乎有一个铁律:


其实,各种学习理论都有它的重要价值

我们需要的不是逮住一个理论狂造

而是全面理解、灵活选用!


建构主义的 重大问题

除了上文所提的 知识观

师生关系 方面也同样存在!


建构主义在理论表述上

强烈排斥教师的讲授、指导

认为老师主要的工作,是

情境创设、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协商

——反正老师是不能开展讲授的

这就是所谓“学生主体性”!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却往往会发现:

如果老师能做出适当引领、讲授的话

学生反而更容易被激发出“思维的主体性”


关于 建构主义中的“师生关系”

北师大已经故去的何克抗教授

在20年前建构主义刚刚引入中国时,

就提出了 “双主结构”

——老师主导+学生主体

可惜,当时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不理解

认为这只是“中国特色”的变通而已

今天通过更深入的学习科学理论研究

看来确实更有效、更科学!


建构主义除了在宏观理念层面存在问题外,

其本身的主要主张

也存在不少理论上、或实践中的问题。


如果您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不够了解的话,

我把建构主义的“四性”整理为下图,供大家参考。


王珏老师以下将针对如上4点,分别提出我的看法。

个人水平有限,可能不对,欢迎探讨!


【第1点】理论上强调了“经验”的作用,但在实践中却如同“视而不见”

建构主义旗帜鲜明地提出主张:

——这确实是无可辩驳的真理!

但是,建构主义同时又强调“自主性”

认为学生必须要“自主建构”

(老师尽量不讲、或少讲)

可是,只要从事过教学的老师都知道:

对于大多数新知识,

学生是不可能对此有经验的!

——没有相关“经验”,

学生又如何开展“自主建构”呢?


对于传统教学方式而言,

老师可以调动学生经验、或为学生提供间接经验的(如多媒体)

但建构主义一味强调“自主性”

比如很多学校强调要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这往往会“经验性”和“自主性”自相矛盾

结果就是:

本来想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

结果发现很多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更差了!

(当然肯定也会有好学生、受益的学生,不可一概而论)


【第2点】“情境性”很好,但过于强调“真实情境”,导致课堂教学实施困难

首先,

“情境性”是有深刻的学习科学理论支撑的

因为,情境,

是为“制造经验”、“促进思维”服务的

(当然也可以“应用知识”,但那是后面的环节)

但是,

过于强调“真实情境”,

固然有它非常积极的一面

但同时也使得教学活动很难开展

——因为太耗时、而且太耗资源


当然,在课堂上开展“真实情境”的教学,

更是天方夜谈!

即使是简化后的“情境”

让学生在其中开展“探究”

往往也会导致课堂超时……


【第3点】“主动性”很好,但忽略了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能没有能力开展有效思维。

其实,我们可以把“主动性”划分为两类

行为”的主动性 、以及 “思维”的主动性

所谓“行为的主动性”

就是我们当下流行的“自主学习”的行为

而“思维的主动性”

则是上图文本中所提及的那些具体的“思维活动”。


请注意:

由于学生的经验局限、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及主动意愿的强弱不同

自主学习的行为,

未必能导致有效思维的发生!

——果真如此的话

我们应该以哪个为优先呢?


以王珏老师的观点来看

显然 “思维的主动性”才是根本!

“行为的主动性”只是表面现象而已!

而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既需要学生的主观意愿

往往也离不开老师的恰当引导、点拨!


【第4点】协作性非常好,但确实也非常费时,是不是唯一可行的道路?有没有其它更高效的路子可以走?

在我的理解中,

协作性,其本质就是弥补

“真实情境“+个人主动建构”所带来的后遗症

——比如,个人面向“真实情境”进行“探究”的能力不够

——比如,个人理解可能不全面、有偏颇

——甚至,个人理解不了、需要他人帮助

——甚至,还顺便激发了学生“社交动机”的激发


总之,确实很好,

唯一的缺点就是:

太费时!

如果还有“唯二”的缺点的话,那就是:

就“知识理解目标”而言,效率太低!

——不过,建构主义是“否认存在客观知识”的,

所以对建构主义来说,就无关大碍了,

但对于老师、家长来说,那就有关大碍了!


所以,“协作性”、“合作探究”、“小组交流”都是非常好的

应该适当采纳

但变成教条,恐怕效果就堪忧了!


————————————————


说了这么多“建构主义”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那有没有什么改进方案呢?


王珏老师认为:

需要超越“建构主义”的单一理论

把立足点放到学习的根本

—— 如何有效促进学生思维 上来

并且一定要考虑到教学 实践的“可行性 ”!


学生思维需要 “经验 ”,

那么在有限教学时间之内,

能有效调动学生经验的,就是好办法!

——无论是学生自有、能自我激发的经验

——还是老师引导、激发出来的经验


学生没有经验,需要在 “情境” 生成

那么在有限教学时间之内,

能创设出来的情境

能让学生有效参与的情境,

能促进学生形成经验、发展思维的情境,

就是好“情境”!

——无论是真实的

——还是虚拟的、简化的


学生思维需要 “主动性”

(请注意:核心不是“行为的主动性”)

那么在有限教学时间之内

能促使学生对知识开展有效思维加工的方法

就是好方法!

——无论是学生自己琢磨出来的

——还是教师引导、启发出来的


学生需要和他人 “协作”

来探究知识、或深度内化知识

那么在有限教学时间之内

能促使学生开展“协作”的,

—— 不论协作的目的、协作的深度

就是好方法!


当然, 实施以上方法的前提

就是 破除建构主义的理论教条

采纳它对“促进学生思维”有用的主张

当然还要

破除建构主义“否定客观知识”的知识观

承认知识对于思维、能力、个人发展

具有基石性作用!


——其实当我们承认“客观知识”后

就未必一定要“让学生探究、发现知识”

老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尽快初步理解知识

然后再如建构主义所提倡的那样:

开展“ 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活动

同样能帮助学生深度建构知识的意义!


如果我们真的能这样思考、把握教学

其实,建构主义就不再是一个

“先进学习理论”的象征性符号

只是我们用于开展有效教学、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理论框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