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服务平台(教育统计学的作用)
广东财经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坐落于广州,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单位、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是教育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2020)(A)项目试点院校(2021年)、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学校,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全国财经院校“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产学研合作联盟等成员单位。
学校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起始办学层次为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2021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27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172万元,图书馆藏书496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39万余册;设有31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66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专任教师近1600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2000多人。
198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广州市设立广东财经学院,隶属原国家商业部(现商务部)。学校于9月开始招生,由于选定的赤沙地址征地尚未完成,学校暂借广东省财贸干校校舍,地址位于三元里瑶台。
1984年2月,广东财经学院从广东省广州市三元里瑶台迁往海珠区仑头办学
1985年6月,广东财经学院更名为广东商学院,由省高教局和省财办共同领导,并接受省商业厅指导。
1986年7月30日,原广东省高教局批复同意原广东商学院与原广东省税务局签订《关于共同开办税务专业的协议书》,专门为广东税务系统培养专门人才。
1992年,广东省政府七届常务会议决议通过在广东商学院基础上组建广东法商大学,以“广东法商大学(筹)”名义招生。
1993年,广东商学院与国家财政部、暨南大学、首都经贸大学联合招收研究生。
1997年,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司法部签署建《共建广东商学院(广东法商大学)协议书》。5月,学院顺利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评价。
1999年,广东商学院、三水市人民政府合作兴建广商三水校区。
2000年5月,学院与花都环洋商贸联合举办广东商学院花都学院。
2001年,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学院将三水校区改制为三水学院。
2003年,广东商学院花都学院经省政府批准脱离广东商学院更名为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2004年,三水学院回归为三水校区。5月,广东商学院创建独立学院-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征用广交会新址对面果园林地(即北校园),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8年3月,广东商学院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9年,广东商学院被评为广东省文科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试点。
2010年,广东商学院获金融硕士(MF)学位授予权。
2011年3月,广东商学院与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共建广东财经大学税务干部进修学院。
2012年11月,广东商学院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即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2月,学校与上海证大集团合办全国首家微金融校企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6月,教育部同意广东商学院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简称 “广财”,撤销广东商学院建制。
2014年,广东财经大学三水校区改名为广东财经大学佛山三水校区。
2017年6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公布了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名单,广东财经大学入选。
2020年7月,广东财经大学加入粤港澳高校联盟 ]
2021年4月,广东省文艺评论基地落户广东财经大学。 6月,广东财经大学与广东省委网信办共建的广东财经大学网络传播学院揭牌成立 7月,根据教育部公示,广东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获2020年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3年3月12日,广东省工商联-广东财经大学共建粤商学院揭牌仪式举行。 4月14日,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与广东财经大学签订《推动广州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动广州市网络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创建工作格局。
截至2023年3月,学校设有31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6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新文科、新商科、交叉学科。
截至2023年3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1600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54%,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约43%,具有海外经历的教师占比约26%。现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人才近70人次,聘任“南岭学者”1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支、省级教学团队24支,省级科研团队16支,省级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33人。
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杜承铭、于海峰、李俊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聂普焱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邹新月、聂普焱、刘湘云
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 张荣武、雷宇、陈建林
国家级教学团队: 经管类跨专业综合试验教学团队
南粤优秀教师: 马持节、鲁晓明、刘娟、刘俊峰、胡桂武、姚凤民
广东省教学名师: 刘红红 、 肖怡、房文翠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1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与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 市场营销、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税收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审计学、法学、电子商务、投资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酒店管理、经济学、保险学、商务英语、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市场营销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企业综合运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广州市地方税务局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财政学、资产评估、土地资源管理、经济统计学、旅游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新闻学、社会工作、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金融工程、会展经济与管理、环境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翻译
广东省级重点专业: 工商管理、法学
广东省级名牌专业: 市场营销、法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
广东省级特色专业: 法学、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社会工作、旅游管理、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保险学、经济统计学、环境设计、翻译、商务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新闻学、金融工程、行政管理、经济学
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 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税收学专业协同育人基地
广东省级实验教学中心: 法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文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土地与房地产信息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全媒体新闻传播实验教学中心、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验中心、设计艺术与文化创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理环境与旅游开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新商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广东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际会计创新实验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高级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具有财经院校特色的计算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广东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IT服务外包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广州市地方税务局实践教学基地、广州沃尔玛/好又多大学生实践基地、社会工作本土化人才培养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法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瑞海税务事务所实践教学基地、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粤港金融人才协同培养实践教学基地、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东财兴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大剧院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市希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广州颐和集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市迪彩化妆品有限公司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广东颐和律师事务所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广东省贵金属交易中心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时代地产集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北潢物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广州市文化馆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奔达康控股集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唯品会(中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影视文旅创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2020-2021学年,学校学生在省部以上学科竞赛中共获奖26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15项、省部级奖项130项;文艺、体育竞赛类获奖共20项,其中国际奖项7项、国家级奖项9项、省部级奖项4项。
截至2022年7月,学校近两年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165项,在“挑战杯”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67项,大学生竞赛获奖数量位列全国人文社科类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第14名,2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专业学位硕士论文,8篇专业学位教学案例获评全国优秀案例,2021年获得2021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5项。
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1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2个一级学科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和“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1个学科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学科是“冲补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学科是广州市重点学科;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截至2022年7月,学校有省级研究平台21个,研究领域涉及应用经济、法律、财政、科技金融、大数据、电子商务、湾区创新力提升、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3个智库(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等)入选中国智库评价研究中心来源智库。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财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广东地方公共财政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竞争力研究院、地方金融研究院、人权研究院
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 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
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大数据与教育统计应用实验室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实验室
广东省法学会研究基地: 广东财经大学智慧法治研究中心
广东省重点智库: 华南商业智库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 法律与社会治理研究院、广东数字经济研究院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智能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广东财经大学开放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广东乡村建设研究中心
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
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 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
截至2023年3月,近两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社科重大重点项目4项、国家级科研项目6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7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项。在《中国科学》《经济学(季刊)》《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高水平论文430篇。学校聚焦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参与起草地方法规3部,90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70份研究咨询报告获省部级及以上党政机关采纳,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财方案”。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设有粤商与广东经济、经济理论与探索、金融与资本市场、财税与公共管理、公司财务与会计、企业与商务经济、城镇化与农村经济、法和经济学等栏目,设有经济随笔、学术争鸣、粤商研究等特色栏目。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特色栏目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2002年,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6年,学报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规范》规范获奖期刊。
截至2020年12月,广东财经大学图书馆有馆藏图书538.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91.18万册、电子图书247.32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3100种(含过刊),中外文电子期刊56182种;购买中外文数据库35个,自建数据库14个,数据库内容涵盖学校所有学科。
截至2023年3月,学校与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实施近60个国际化教育项目。现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全国财经院校“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产学研合作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粤港澳高校联盟及其相关子联盟成员单位;是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挂牌单位、《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和“最佳合作单位”、“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交叉学科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等项目入围高校、国家留基委“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专项”立项单位。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整体图案呈盾形,主色调为广财绿(色标:C92M42Y52K3);图案主要由汉字广东财经大学、抽象的仙鹤图案、三条波浪纹和阿拉伯数字1983构成。
学校徽章为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2.40m× 1.60m),底色为浅灰蓝色(色标:C26M4Y7K0),旗面正中是校徽,校徽下面是中英文校名。
厚德、励学、笃行、拓新
“厚德”典自《周易》,“笃行”语出《礼记》,“励学”意袭劝勤,“拓新”继往开来。既吸收儒家精髓,又把握时代脉搏。
《广东财经大学校歌》
集体作词、雷蕾作曲
木棉灼灼,珠水泱泱,
莘莘学子昂扬向上。
厚德、励学、笃行、拓新,
这里集结着青春的力量。
铸就那求知敬业的品格,
迎接那充满希望的远航。
奋进,奋进,为中华之辉煌!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的10月28日。
姓名
备注
陈倩华
广州市创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
丘雷
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员办事处处长、高级审计师
崔松宁
中拓正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谭永权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会计部总经理
卢伟雄
广东省国家税务局稽查局处长
郑霓华
广州市警察协会副秘书长,市公安局装备财务处副处长、党委委员
赵民忠
俊富集团董事长
陈伟东
万基集团董事长、民建中央常委、中国教育基金会副会长
周炜建
美涂士集团董事长、全国青联常委
蔡松茂
广东省轻工业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部副总经理
周乐伟
珠海航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法人代表
王培兴
南方都市报总经理
朱凤涛
美的集团微波电器事业部总裁
蔡炎波
中伦律师事务所广州分所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