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工证报名入口官网)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29

社会工作是以 利他主义价值观 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

其一,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 其二,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

其三,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

其四,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

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普通社会工作 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承担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或公益服务性的活动。

行政性社会工作 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 工作之外,不专业

专业社会工作 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展开的助人活动。( 本职工作,专业性

(一)服务对象层面( 强调具体的服务对象

1.解救危难:极度贫困、精神崩溃、自杀倾向和吸毒成瘾

2.缓解困难:网络成瘾青少年、单亲家庭、就业困难、退休老人生活适应

3.激发潜能:自己面对困难

4.促进发展:更好地发挥功能,对应成长

(二)社会层面( 强调客观的社会状态

1. 解决社会问题

解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社会资源分配、社会制度不健全

2. 促进社会公正

多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

(三)文化层面( 强调价值观、精神等主观方面

1.弘扬人道主义

以人为本、不为私利、关怀互助、扶助弱小

2.促进社会团结

边缘群体回归主流社会、发展社会支持网络、促进社会生活共同体

(一)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1. 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 困境—正常 ): 强调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帮助 走出困境

2. 恢复弱化的功能 衰退—恢复 ): 一方面可以通过 开展活动恢复他们的自信 ,另一方面通过 建立适宜的生活环境促 使他们参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

3. 促进人的发展 发挥潜能 ): 通过开展多种服务促进服务对象被压抑的 潜能发挥 ,为他们的 发展创造条件

4. 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 人在环境中, 人与社会环境 相互协调适应

(二)对社会的功能

1.维持社会秩序

通过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达到维持秩序的目的,区别于行政管理( 运用权力,自上而下

2.建构社会资本

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相互信任、信息沟通等,无形资本。

3.促进社会和谐

化解矛盾 ,实现社会和谐

4.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解决困难群体的问题有力地促进社会进步

末尾新增 :社会工作可以发挥促进经济发展、政治参与、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的功能。 需注意具体的做法

专业方法:细分整合,个案-小组-社区-行政-整合

目标模式:治疗、救助;治疗-预防、救助-发展;权利-服务(20 世纪中后期)

工作对象:物质困难-非物质困难-有需要群体-社区-自然环境保护

服务模式:心理-治疗——社会-心理——多种模式

历史上的福利思想——民国时期出现——建国后(二元结构、行政社工)——改革开放后恢复发展——职业化、专业化

政府积极探索、教育先行、行政与专业并存、专业社会工作不断发展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专业活动,它在宏观上追求社会的民主与和谐、追求社会进步,在社会层次上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和包容,社会工作在职业行动上崇尚敬业、诚信,真心实意为困难群体和有需要的人士服务。在这些方面,社会工作所遵循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将会使社会工作得到更有力的政治认同和更广泛的社会认同,也会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四)坚持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的发展路径

社会工作是渐进的、不断改变、逐渐达到目标的过程;

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 互动 过程,这个过程中双方 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

是社会工作者 帮助、协助和协同 服务对象改变的过程;

是社会工作者 动员和链接 各种资源的过程;

是帮助服务对象 调适 其与生存 环境 关系的过程

(一)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过程中需要接受帮助的一方,有困难需要解决的人服务对象的存在是社会工作的基本 前提

服务发生后才产生,服务发生前是 潜在服务对象

困难包括经济、精神、社会关系等方面

不仅指个人,也可能是某一家庭或社区

(二)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提供服务的一方,依据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服务对象主动参与这一过程,以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目的。

在助人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助人行动的主体。

分为一线社会工作者(实施服务)和社会工作行政人员(服务的设计、统筹、指导、支持)。

(三)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评判助人活动的一套 观念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 核心是利他主义

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 灵魂,贯穿始终

(四)助人活动

社会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需要,依据社会工作价值观,向服务对象提供帮助或服务的行动,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互动及合作的过程。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 承载者 表现者

(五)专业方法

社会工作者群体在长期的助人实践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做法。包括: 个案、小组和社区

本质是具体的服务,科学的方法是 手段

(一)一般特征

(二)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

(三)实际社会工作人员与专业社会工作者

角色、类型、模式之类的判断题不看服务对象是谁

只看社会工作者 做了什么

将角色与社会工作做的事情对应起来

直接角色

做的事

服务提供者

提供服务(帮助)

治疗者

心理干预,消除“症状”

支持者

鼓励

使能者

发挥潜能,自己面对

倡导者

提倡、建议

关系协调者

处理矛盾



间接角色

做的事

行政管理者

管理

资源筹措者

连接“资源”

政策影响者

改变政策

研究者

做调查,写报告

(一)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素养

学科知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

文化知识: 服务对象族群的文化

心理素质:

政策知识:了解熟悉政策规定

技术知识:调查研究、口头书面表达、现代资讯工具使用

(二)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1.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

打交道、有效沟通、察觉不同观点、促进共同价值的认同

2.促进和使能的能力

改善处境、提供资讯和建议、协助争取权益(危机状态)

3.评估和计划的能力

预估、了解问题、分析风险、制订计划、分配资源

4.提供服务和干预的能力

建立关系、促进互动合作、具体提供服务、表达关心、偏差行为干预

5.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合理配置组织资源、有效输送福利资源、监督、促进服务完成

6.发展专业的能力

宣传价值观、总结经验、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

掌握各领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注意新增和调整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减贫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参与反贫困行动,与贫困群体及其他方面人员一起,缓解、减少乃至使贫困群体脱离贫困的行动。

家庭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是对家庭因社会或家庭成员方面的原因陷入困境所进行的专业的支持性服务,它是 以家庭整体为对象 的服务。

学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是以 帮助学生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为目的的服务。

社区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是 以社区为对象 ,解决 与社区居民基本生活相关的公共问题、促进社区和谐与社区发展的专业社会服务。 社区社会工作主要分为 城市社会工作和农村(乡村)社会工作 。在城市,由于人们工作和学习高度紧张、家庭小型化、城市重建以及大量外来人口流入等原因,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一些消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来解决相关问题,满足人们的需要。社会工作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医务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辅导、服务和改善劳动关系(劳资关系)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帮助 改善工作条件、职业生涯设计等方法 提高职工积极性。

矫正社会工作:在改造罪犯,特别是挽救少年犯罪者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其主要方式有司法前的调查服务、对在监服刑人员的辅导、对缓刑和假释人员的观护以及对刑满释放人员提供的服务等。

重点关注:

学校社会工作三种类型:

1. 治疗型 :针对“ 问题学生

2. 变迁型 :针对“ 适应社会剧烈变迁 ”,生活、学业、就业

3. 社区-学校型 :联系家长、 家校 沟通、离校学生跟踪、 社区 教育

(一)从贫困群体到有需要人群

(二)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关注社会和谐发展

(三)社会工作服务新领域

就业促进、减灾、精神卫生、发展性


1. 社会学家默顿指出,那些明显的、被参与者所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 显功能 ,而那种未被预期和认识到的后果是 潜功能 。某些社会现象的某些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容易被认识到,这种社会现象的功能就是显功能。如上所述,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状况所发挥的作用就是显功能。 正功能 是指所发挥的正面的、积极的、支持性的作用。 负功能 是指所产生的负面的、消极的作用。(知识点:社会工作的功能)

2. 社会工作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职业,是促进社会改革和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赋权并解放人类的一门学科。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这是根据社会形势的发展作出的新概括。【考点】社会工作的含义

3.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帮助别人使他能自助)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知识点:社会工作的含义

4. 一个世纪之前,我国是典型的、成熟的农业社会,在这种农业社会人们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主要是靠家庭、家族、亲朋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工作就表现出政府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教育率先发展, 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同时并存 ,专业社会工作不断发展的特点;我国专业化社会工作发展较晚,缺乏丰富的社会福利思想的指导;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实行“单位制度”,力图通过正式组织的力量来解决人们遇到的生活方面的问题。实际上是政府通过各种社会组织、政策和行政程序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形成行政性的非专业化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机制,没有专业社会工作生存的基础。

5. 燕京大学 于1925年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从 20世纪初至20~30年代 起,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

6. 社会工作作为现代社会分工的产物,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开展专业的教育和培训。1893年。 英格兰 由济贫院和英国慈善组织会社开设了一个两年制的 “慈善训练”学校 ,开启了社会工作 专业培训 的历史。

7. 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 :1.宗教改革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张扬;2.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3.制度背景。

8. 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特征 包括:①专业方法的发展。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本、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已经成为新的趋势。②目标模式的变化。治疗—预防、救助—发展成为社会工作基本思路,权利—服务成为社会工作的目标模式。(B项说法不完全正确)③工作对象的拓展。随着社会问题的变化和人们对人类生存问题认识的变化及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拓展。④多种服务模式的发展。20世纪中期以后呈现出人本主义模式、赋权增能模式、女权主义模式、后现代模式等多种理论模式并存、多种工作方法竞相发展的局面,社会工作不断繁荣发展。

9.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服务职业的人员。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助人活动,只有在 专业价值观 的指导下才会自觉、持久地进行,才会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人、服务于工作对象。

10. 社会工作的 基本要素 是理解社会工作的最重要的知识内容,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包括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助人活动和专业方法。 不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制度。 社会工作者分为两大类: 一线的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行政人员 。前者实施 专业社会服务 ,后者则主要 对这些专业服务进行设计、统筹、指导和支持

11.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差别 表现在:

(1)活动方式不同: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而对志愿者来说只是其“业余”活动。(2)专业技术能力不同:社会工作者受过专业教育和专门训练,志愿者则不必由此前提条件。(3)处理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同:志愿者从事的多是对公众和困难群体的一般服务,社会工作者的服务一般会涉及政策、心理、社会关系等方面,一般是较难解决的复杂问题。(4)社会约束不同:社会工作者有专业守则,而志愿者只有一般的行为规范。

12. 老人服务或老年社会工作 是社会工作的传统领域,不但老人的物质生活,而且老人的精神生活都成为社会不得不予以关注的问题; 社会救助 是政府或社会服务机构对经济匮乏从而物质生活面临危机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物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康复服务 是针对 残障人 士而开展的福利服务; 家政服务,又称家庭社会工作, 是对家庭因社会或家庭成员方面的原因陷入困境而进行的专业的支持性服务,它是以家庭整体为对象的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帮助那些有沉重心理压力的人舒缓心理压力,进而使他们正常地投人工作和生活。另外,对于那些有较严重精神疾患的人来说,社会工作者可以对他们进行精神健康方面的服务和治疗。

13. 我国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指出,要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 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 等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