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一天摄入量(牛磺酸50mg过量吗)
目前暂未有研究明确表示长期饮用含牛磺酸的能量饮料对人体有益。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牛磺酸能让动物更长寿和健康,未来有可能帮助人类延长寿命吗?
《科学》(Science)杂志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提高牛磺酸水平可以延长小鼠、蠕虫的寿命,并让猴子活得更加健康。相关论文于当地时间6月8日发表。
研究人员发现,牛磺酸的缺乏是小鼠、蠕虫、猴子等物种衰老的驱动因素。为了测试牛磺酸的缺乏是否也是人类衰老的驱动因素,需要进行长期、控制良好的牛磺酸补充试验,以衡量寿命和健康情况作为结果。
牛磺酸作为一种半必需氨基酸,是人体内部最丰富的氨基酸之一。这项研究提到,生命早期缺乏牛磺酸会导致骨骼肌、眼睛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与衰老相关疾病有关。
“该研究为抗衰老相关探索提供了一个新观点和可能的研究方向。”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孙亮表示,“然而,目前大多数探讨牛磺酸与衰老的研究都是基于动物实验,还需要大量人群研究和临床干预试验予以证实。”
牛磺酸也作为能量饮料的常见成分而广为人知。“能量饮料常用于短期内提供能量、提升耐力并改善运动表现。”孙亮指出,“但目前暂未有研究明确表示,长期饮用含牛磺酸的能量饮料对人体有益。”
为了解牛磺酸对于抗衰老的潜在影响,澎湃科技记者对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孙亮进行了采访。孙亮长期从事营养流行病学研究,用多组学方法对慢性代谢性疾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并对代谢异常的高危个体进行营养和生活方式干预,在解析中国人群代谢性疾病分子指纹特征谱和探索精准营养干预策略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成果。
《科学》杂志在线论文截图。
【对话】
需要人群研究和临床试验来证实
澎湃科技: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科学》杂志这项研究采用的方法和结论?
孙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 该研究不仅比较了小鼠、猴子和人类的血液牛磺酸水平在不同年龄的差异,还对小鼠、蠕虫和猴子开展了牛磺酸干预,探讨补充牛磺酸对于健康寿命延长或衰老相关指标的改善作用,并在大规模人群中分析了牛磺酸水平与衰老相关指标的关联。
此外,研究还开展人类的急性干预试验,发现通过运动可以增加血液牛磺酸水平。并且实验基于小鼠模型进行了机理研究,发现牛磺酸可能基于减少细胞衰老,防止端粒酶缺乏,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减少DNA损伤,减轻炎症等潜在分子机制发挥其延缓衰老的作用,这些机制也都与人类的衰老密切相关。
该项研究选用了多个模型、物种开展研究,结果相对比较一致。作为一项多学科多中心多水平的综合性全球合作研究,其应用的实验对象非常广泛,从单细胞生物酵母、多细胞无脊椎动物蠕虫,到脊椎动物斑马鱼、小鼠,灵长目动物猴子,乃至人类;应用的实验方法也非常多样化,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到人群的观察性研究和急性运动干预,从多个领域提供有力证据来讲述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故事,即牛磺酸缺乏可能是多个物种衰老的驱动因素,这为在抗衰老相关探索提供了一个新观点和可能的研究方向。
尽管该研究有着诸多优点,已在动物模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动物模型的结果与在人类中的应用仍然存在差距。例如,动物干预应用的剂量较大,小鼠的干预剂量是1000 mg/kg体重/天,恒河猴的干预剂量250 mg/kg体重/天,折算到人类的剂量是81 mg/kg体重/天,如标准人按60kg算,则每天摄入量为4.86g,超过目前所知的安全剂量。此外,作者在小鼠模型中观察到了性别差异,但在猴子模型中仅比较了血液牛磺酸水平在雌性恒河猴中的年龄差异,对人类的关联研究也未做性别的区分。
最后,如作者所说,该研究所包含的人群研究仅仅是横断面的关联研究,不能说明因果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补充牛磺酸延缓衰老的证据依然不够充分,因此需要开展人群干预研究来验证补充牛磺酸是否能减缓衰老相关疾病、延长健康寿命。
补充牛磺酸可以多方位改善实验动物的健康。图片来源:论文截图。
澎湃科技:你认为牛磺酸作为膳食补充剂是否能够帮助人类对抗衰老?目前常见的含牛磺酸的能量饮料,对人体是否有益,日常推荐的摄入量是多少?
孙亮: 牛磺酸是一种半必需氨基酸,健康人体可以自身合成,也可以由日常膳食摄入。牛磺酸能量饮料常含有多种成分,例如咖啡因、牛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部分能量饮料中还含有大量添加糖。以往的研究发现,牛磺酸的缺乏可能与心肌对钙的敏感性降低有关,从而与器官的正性肌力能力降低有关。短期摄入牛磺酸有助于咖啡因诱导的细胞内钙释放,而从长远来看,它可以保护细胞免受咖啡因诱导的钙过载。
不过,也有研究表明,短时间摄入大量的能量饮料可能会抑制未成熟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增殖。一项综述指出,尽管饮用中等剂量的能量饮料会产生部分有益效果,例如可提高精英运动员在各种运动中的运动表现,但经常饮用能量饮料可能升高血压,从而引发高血压、心动过速和紧张等问题,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
在能量饮料中,牛磺酸的含量通常在 3 到 4 g/L之间。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对通过能量饮料摄入牛磺酸的安全性评估表明,补充摄入量为 3 g/天牛磺酸时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然而,目前暂未有研究明确表示长期饮用含牛磺酸的能量饮料对人体有益,对最大限度降低健康风险的牛磺酸摄入量和浓度也尚未有明确的结论。
肥胖可能加速衰老进程
澎湃科技:有科学家认为,上述试验中接受牛磺酸的小鼠健康指标得分更高,更简单的解释是因为他们更瘦。肥胖和衰老之间有怎样的生物学机制上的联系?你怎么看待糖尿病药物二甲双胍抗衰老作用的应用前景?
孙亮: 《科学》杂志的这项研究发现,除了减少体重和体脂百分比的增加,牛磺酸还可能发挥其延缓衰老的作用,例如减少细胞衰老、防止端粒酶缺乏、抑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减少DNA损伤、减轻炎症等机制。
现有证据表明,肥胖不仅与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还可能加速衰老进程。肥胖和衰老在表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代谢紊乱、炎症和免疫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等等。肥胖或可通过缩短端粒长度、加速表观遗传老化、促进炎症反应等从多个层面驱动衰老,并加速与年龄相关疾病的进展,从而影响老年人健康寿命和生存质量。
二甲双胍是久经考验的降糖药物。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改善营养感知,增强自噬和细胞间通讯,防止大分子损伤,延缓干细胞衰老,调节线粒体功能,调节转录,降低端粒损耗和衰老等机制有助于减缓衰老进程。尽管二甲双胍在抗衰老领域具有一定潜力,目前仍存在许多未知因素,需开展大规模的临床干预试验,以证明二甲双胍在抗衰老方面的效果和安全性。
国内针对牛磺酸的抗衰老临床研究仍有限
澎湃科技:目前国内有针对牛磺酸以及其他营养物质与抗衰老相关的临床研究吗?最新进展如何?要开展类似试验,可能存在哪些挑战?
孙亮: 当前,国内针对牛磺酸的抗衰老相关的临床研究非常有限,主要的研究中心包括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对高血压前期人群中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牛磺酸补充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高血压前期受试者的血压和血管功能。此外,该医院还正在对糖尿患者进行一项研究,以观察补充牛磺酸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在开展的研究则主要关注牛磺酸联合其他药物对别嘌醇治疗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除此之外,国内针对其他营养物质与抗衰老的临床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多采用复合型的营养物质,旨在探索其对阿尔兹海默症的认知功能的改善或病情延缓作用,以及其安全性的评价。这类临床试验实施难度较高,存在的挑战包括受试者招募困难、干预措施难以长期坚持(依从性差)等。寻找满足试验条件的受试者是一项挑战,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疾病类型等要求可能会限制参与试验的人数。在试验期间,受试者能否严格遵循研究方案的要求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定期跟进受试者的情况,评估其依从性是临床试验成功的重要环节。
此外,如何确定衰老相关结局指标也是一个难题,会影响到临床试验的干预周期、样本量等设计。并且,膳食补充剂独立于日常膳食,需保证能量及其他营养素的摄入量在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组间可比,而体力活动水平等其他潜在的混杂因素也需进行平衡和控制。
澎湃科技:在衰老研究领域,近年有哪些最新研究趋势和亮点?你最关注哪个方面的应用前景?
孙亮: 2023年1月《细胞》(Cell)杂志发表题为“Hallmarks of aging: An expanding universe”的综述,并在2013年第一版“衰老的标志”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衰老的十二个标志,包括:基因组不稳定、端粒损耗、表观遗传改变、蛋白质稳态丧失、大自噬失能(注:指细胞内的自噬过程发生异常或受损,导致自噬功能下降或无法正常进行)、营养感应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衰老、干细胞耗竭、细胞间通讯改变、慢性炎症和生态失调。综述还提出了八个健康标志,包括空间划分的组织特征(屏障的完整性和局部扰动的遏制),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持体内平衡(循环和周转,电路整合和节奏振荡)。由于衰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早期衰老标志物的探索和发现对于抗衰老研究(尤其是人群干预研究)的贡献将会十分重要。
运动、营养与衰老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目前,运动是唯一一种在降低年龄相关疾病发病率、提高生命质量、甚至延长寿命方面表现出显著疗效的干预措施。膳食也是对健康和衰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有动物研究发现饮食限制对寿命和健康寿命年的提升作用,例如间歇性禁食和生酮饮食,但仍需人群干预研究的验证。未来我将重点关注运动、营养干预措施对人群早期衰老标志物的改善,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在延缓衰老上的作用。
参考资料:
1.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n9257
2. Jakaria, M., et al., Taurine and its analogs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Focus on therapeutic potential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Redox Biol. 2019. 24: 101223.
3. Stary, D. and Bajda M., Taurine and Creatine Transporters as Potential Drug Targets in Cancer Therapy. Int J Mol Sci. 2023. 24.
4. Faghfouri, A.H., et al., Profiling inflammatory and oxidative stress biomarkers following taurine supplement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trials. Eur J Clin Nutr. 2022. 76: 647-658.
5. Serdar M., et al., Detrimental impact of energy drink compounds on developing oligodendrocytes and neurons. Cell. 2019. 3:1381
6. Shao, A. and Hathcock J.N.,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amino acids taurine, L-glutamine and L-arginine. Regul Toxicol Pharmacol. 2008. 50:376–99.
7. Schaffer, S.W., et al., Effect of taurine and potential interactions with caffeine o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mino Acids. 2014. 46:1147–57
8. Menzie, J., et al.,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taurine against ischemic stroke. Brain Sci. 2013. 3:877–907.
9. Gutiérrez-Hellín, J. and Varillas-Delgado D., Energy Drinks and Sports Performance, Cardiovascular Risk, and Genetic Associations; Future Prospects. Nutrients. 2021. 13: 715.
10. Kulkarni A.S., et al., Benefits of Metformin in Attenuating the Hallmarks of Aging. Cell Metab. 2020. 32:15-30.
11. Liu, D., et al., Taurine supplementation improves vascular function in prehypertension: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18. 36:e145
12. https://clinicaltrials.gov/ct2/results?cond=taurine+&term=&cntry=CN&state=&city=&dist=
13. https://www.chictr.org.cn/searchproj.html?title=%E7%89%9B%E7%A3%BA%E9%85%B8&officialname=&subjectid=®status=®no=&secondaryid=&applier=&studyleader=&createyear=&sponsor=&secsponsor=&sourceofspends=&studyailment=&studyailmentcode=&studytype=&studystage=&studydesign=&recruitmentstatus=&gender=&agreetosign=&measure=&country=&province=&city=&institution=&institutionlevel=&intercode=ðicalcommitteesanction=&whetherpublic=&minstudyexecutetime=&maxstudyexecutetime=&btngo=btn
14. https://www.chictr.org.cn/searchproj.html?title=%E6%8A%97%E8%A1%B0%E8%80%81&officialname=&subjectid=®status=®no=&secondaryid=&applier=&studyleader=&createyear=&sponsor=&secsponsor=&sourceofspends=&studyailment=&studyailmentcode=&studytype=&studystage=&studydesign=&recruitmentstatus=&gender=&agreetosign=&measure=&country=&province=&city=&institution=&institutionlevel=&intercode=ðicalcommitteesanction=&whetherpublic=&minstudyexecutetime=&maxstudyexecutetime=&btngo=btn
15. Lee, D.C., et al., Running as a Key Lifestyle Medicine for Longevity. Prog Cardiovasc Dis, 2017. 60: 45-55.
16. Newman, J.C., et al., Ketogenic Diet Reduces Midlife Mortality and Improves Memory in Aging Mice. Cell Metab. 2017. 26:547-557.e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