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宫殿叫什么)

频道:生活百科 日期: 浏览:1229

       5月3日凌晨时分,两架不明身份的无人机携带炸弹,绕开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侵入了莫斯科心脏地带,目标直指俄罗斯总统府所在地——克里姆林宫。所幸普京当时并没有在克宫,而这两架无人机也被俄军方拦截击毁,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克里姆林宫遇袭画面

此事一出,全球舆论哗然,各家观点众说纷纭,阴谋论层出不穷。

有人称,这是俄罗斯强硬派的自导自演,目的是以此为借口,进一步扩大升级战争。

他们的理由是,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最高决策机关所在地,是俄罗斯的大脑和心脏,也是俄罗斯最高统帅 普京 办公的地方。克里姆林宫的职能和地位就像美国的白宫,可以想象,这样的地方其保卫措施有多严密。

而这两架无人机能绕开莫斯科周围密不透风的防卫系统,如入无人之境般闯入莫斯科,闯入克林姆林宫,在技术上绝无可能。

而目前俄乌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俄罗斯深陷泥潭,迟迟不能扩大战果,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俄罗斯手握“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却不能使用。

而一旦俄罗斯有了借口,便可以顺势升级战争,扩大战事规模,利用“大杀器”速战速决,将俄罗斯从战争泥淖中拯救出来。

持这种观点的多为西方媒体,包括美国的部分官员。

不过联想到此前“北溪管道”被炸毁,美国也称是俄罗斯自导自演,但最后却有更多证据证明是美国或其支持的组织所为。

由此可见,在美国的新闻叙事中,指责俄罗斯不过是美国在遇到“突发”状况时惯常使用的一种笨拙反应,其事实究竟如何,绝不能听信美国的一面之词。

与“自导自演”相近的说法是,克宫遇袭是俄罗斯的反对派所为。

克里姆林宫附近“禁止无人机”标志

他们持此说法的理由和上面的理由相近,也是认为从技术的角度讲,境外势力的无人机不可能飞越几百上千公里,冲破莫斯科周围层层设防的防空系统,侵入俄罗斯政治中心中的中心——克里姆林宫。

他们认为只有俄罗斯本土的人才有机会避开克宫周围的防空系统,利用距离短的优势袭击克里姆林宫。

而俄罗斯反对派袭击克宫的动机也很简单,他们一直认为这场战争是普京个人的战争,而既然是个人的战争,那么除掉普京就够了。

目前这种说法尚无法排除,但可信度和说服力在大众舆论中似乎并不强烈。

不过,另一种“自导自演”的说法在民间却很有市场,那就是此次事件是普京个人所为,也就是说,是普京自己策划了“刺杀自己”的戏码。

理由是, 普京在近几个月来征兵遇到了困难, 在大城市中征兵阻力重重,而在边远地区征兵也迎来了当地的不满情绪,通过策划此次行动,可以营造出一种敌人打到家门口的氛围,从而以“卫国战争”的名义,扩大征兵的范围,动员更多人参军来保家卫国。

恰好此次事件发生在5月9日“胜利日阅兵”的前夕,而胜利日阅兵正是78年前苏联打赢卫国战争、德国签署投降书正式生效的纪念日。

普京想借此机会进行舆论造势,扩大战争的民意基础,一方面提高民众对卫国战争的热情,另一方面压缩反对派的空间。

除了“自导自演”的说法外,还有人认为,克宫遇袭是乌克兰政府所为。

这很容易理解,毕竟俄罗斯是乌克兰的战争对手,乌克兰当然希望普京横死,这样俄罗斯内部一乱,没有普京这样的强人坐镇,战争自然就结束了,乌克兰也可以避免亡国危险。

但问题是,乌克兰有没有能力对普京采取“斩首行动”;即使有,乌克兰政府敢不敢这么做?

泽连斯基

其实,自俄乌冲突从去年2月份爆发以来,俄罗斯都坚守着一个底线,那就是不对乌克兰政府首脑及其机关采取斩首行动, 因为这一招棋虽然能带来一些明显的效果,但却是下下策;

毕竟战争不是黑帮火拼,对敌方的政治首脑采取暗杀袭击,属于下三滥的招式,一般只有狂热的宗教徒和恐怖主义分子才会这样干,此外本国的一些激进反对派也可能这样干。但在国际正面舞台上,是绝少有国家这样做的。

原因也不复杂,我们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发动战争往往是在政治谈判破裂后,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所以战争本质上还是为政治服务的。

所以,尽管俄罗斯绝对有能力对乌克兰首脑机关下手,但俄罗斯也绝不会这样做。

在战争当中,任何一方只要发现了一点点可以继续谈判的理由,那么还是希望对方可以回到谈判桌上,毕竟战争是在大量消耗资源,哪怕最终获得胜利,胜利一方也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当谈判的机会来临时,如果你杀死了对方的首领,那么和谁谈判就成了问题。刺杀对方将领,会被对方认为敌方已经没有谈判的可能,这大概率会促使敌方更加团结,将战争进行到底。

2011年5月1日,本·拉登被美军击毙,终年54岁。

一般情况下,只有在自己实力远高于对方,高到我只需要消灭你就能达到政治目的,根本不需要什么政治谈判时,一国才可能会考虑刺杀对方的领袖。

例如美国刺杀 本拉登 巴格达迪 就属于这种情况。

又或者战争中处于绝对弱势的一方,在对方根本不屑于政治谈判时,弱势方可能会期望通过暗杀敌方领袖来结束战争,但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靠这样的手段达成政治目的的例子基本上没有。

所以,假使由乌克兰率先攻击莫斯科,对普京采取斩首行动,那么对乌克兰来说无异于自取灭亡。这种事连美国都不敢干,何况小小的乌克兰呢?

先不说乌克兰有没有胆,就是乌克兰真这么干了,它能保证万无一失、一击致命吗?

如果刺杀普京失败,惹怒了俄罗斯,俄罗斯动用所有大杀器,反手干掉基辅政权机关将易如反掌,这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白白送给俄罗斯一个名正言顺的报复机会吗?

而且一旦乌克兰真的走出刺杀普京这一招棋,那么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也就意味着乌克兰放弃了和俄罗斯谈判的可能,但问题是,乌克兰在得到北约的援助后,虽然勉强具备了和俄罗斯分庭抗礼的能力,但敌强我弱的态势并没有改变,俄罗斯至今也没有进行军事总动员, 对于乌克兰来说,政治谈判依然是结束战争的最佳选择。

所以,由乌克兰主动发起斩首普京的行动并不符合乌克兰的利益,反而可能让基辅政权的首脑和高层陷入危险,得不偿失。

也正因为此,在克宫遇袭后,乌克兰总统顾问 波多利亚克 才会第一时间表示, “乌克兰只进行防御战争,不会攻击俄境内的目标,这种打击不能解决任何军事问题,但会为俄对乌平民的攻击提供理由。”

既然不是乌克兰,那么会是世界搅屎棍美国吗?

这种可能性无法排除。英美的情报机构和特工遍布全球,让渗透在俄罗斯本土的美国特工策划一起无人机袭击事件,肯定要比在乌克兰境内袭击克里姆林宫容易的多。

关键是,这样做符不符合美国的利益?答案是肯定的。

美国本来就是俄乌战争的最大受益者,拱火俄乌两国使其战事持续本就符合美国利益。

我们前面说过,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无论哪一方率先发起“斩首”行动,都会让另一方认为已经没有谈判的可能,这样战争就成了取得政治目的的唯一途径。

当然,美国的核心目标是控制俄乌战争的规模,并不是扩大战事,因为僵持的俄乌战争对美国才最有利,只有这样,美国才能温水煮青蛙,慢慢给俄罗斯放血。

所以美国并不敢真的对普京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毕竟作为一个超级核大国,对普京真的采取“斩首行动”,很可能点燃毁灭世界的导火索。

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俄罗斯发起核反击前将其摧毁,哪怕所有拥核国家联合起来,也不可能一瞬间摧毁俄罗斯的所有核力量。

所以,美国不可能冒着挑起核大战的风险采取“斩首行动”,因为如果俄罗斯失控了,美国也将面临不可预估的风险。

但军事上不敢,政治上搞一些“小动作”就不一定了。

此次无人机袭击克宫事件,经军事专家的分析,发现所带来的影响确实更多只是政治上的,而不是军事上的。

我们从无人机爆炸的视频画面中也可看出,该无人机携带炸弹的总体威力是相当有限的,甚至对于克林姆林宫的建筑都没有造成什么损伤,如果不是招呼到人的脸上,基本不会对克宫造成实质性影响。

所以这种打击的目的从整体来看,还是为了造成政治影响: 即一方面是拱火俄乌两国,压缩普京和泽连斯基的谈判空间,让俄乌冲突一直持续下去,从而让既得利益者从中谋利;

另一方面,也可对普京及其支持者释放一个信号,即他们拥有定点清除的能力,哪怕是防卫森严的克里姆林宫也可以渗透进去。换句话说,他们可以随时针对俄罗斯的军政人物采取行动。

这样一个略带威胁意味的举动,既可以鼓舞乌军方面的士气不至于使其投降,也可以打击俄军方面的气焰,避免俄军采取更大规模的行动。

这样,美西方势力就可以将俄乌战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其在获取利益的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

总之,无人机袭击克林姆林宫事件至今疑点重重,尚没有哪些证据可以直接证明是何人所为。 但毫无疑问的是,俄乌战争将会在此事件后继续下去,而更大规模的冲突将会很快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