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华谊集团最新消息(华谊集团股票价格最近访问)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23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猫一羊

编辑|猫一羊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哪怕是华谊兄弟这样的“庞然大物”,终究也抵不过“倒台”的命运。

       四年赔光63亿濒临破产 ,旗下明星一个接一个出走, 昔日“想出名,去华谊”的传奇不再,只能靠着裁员苟延残喘。

       老总王中军不得不变卖当年大手一挥数亿元购置的古董字画, 就连王中磊也不复曾经女星争着抢着投怀送抱的风光。

       一场裁员将娱乐圈的世态炎凉展现得淋漓尽致, 或许从一开始,华谊选择“把戏子捧上天”的流量之路时,结局就已注定……

       作为国内最大的影视公司之一,华谊兄弟可以说是凭一己之力占据了中国影视界的半壁江山, 然而这个巅峰时期市值超800亿的的“超级资本”,却起源于少年人的一个小小念头。

       早在大学期间,热爱电影的王中磊便 一心梦想着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电影帝国。

       可惜初出茅庐、毫无资本的他只能将这一念头暂且摁在摇篮之中, 甚至不惜“卧薪尝胆”,在家里安排的机关工作了整整3年。

       直到1994年, 从美国留学的哥哥王中军带着勤工俭学的10万美金风光归来 ,这才让王中磊“电影梦”的启动资金有了着落。

       “华谊兄弟”正式成立,只不过彼时的华谊还并非现在家喻户晓的电影公司, 而是一个小小的广告公司。

       公司是有了, 可如何赚到“第一桶金”,却成为了兄弟俩苦恼的问题。

       就在这时, 有过留学经历的王中军发现了“商机”。

       要说谁最有钱?那必然是银行啊! 凭借着超前的嗅觉,王中军敏锐地发现,相比于美国企业醒目且统一的标志, “中国银行”各大网点的标识却参差不齐,这严重地影响了银行的形象。

       抓住痛点,二王兄弟那是千方百计地游说, 充分向银行行长展现自己的长远眼光与业务能力, 全国上下足足1.5万家网点,就这样被“华谊兄弟”包揽了下来。

       没花一分钱,仅凭着一双巧嘴和银行定金, 两兄弟“空手套白狼”开始开工厂、做设计,竟然在短短一年半时间狂赚4.5亿!

       仅是“第一桶金”, 就将鲜为人知的“华谊兄弟”一举蜕变为全国前十的广告巨头。

       不得不说, 二王兄弟是有点商业头脑在身上的。

       广告公司是做成了,可兄弟俩并不感觉到满足, 比起广告,王中磊更感兴趣的是电影, 而哥哥王中军则野心更大, 他想着,如果在电影里“插入”一些广告,岂不是更能赚钱?

       一个搞制作,一个搞投资, 兄弟俩一拍即合, 就在2000年,华谊影视投资公司正式成立, 而它首次投资的电视剧 《心理诊所》 也随之诞生了。

       仅仅投资500万元的《心理诊所》, 明明播出效果平平,可还是让二王兄弟净赚了整整400万!

       这近乎翻倍的收益率令两人咂舌不已, 这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要向影视界发展的决心。

       但空有这份决心,还不足以让“华谊兄弟”一跃成长为行业龙头, 华谊的辉煌史背后,还离不开一个人的存在,他就是冯小刚。

       从白手起家一路成长为影视圈“老大哥”, 若当真以为王中军、王中磊两兄弟是草根出身,那就大错特错了。

       从军区大院走出的兄弟俩,一出生起就拥有了别人几辈子也望尘莫及的关系与背景, 钱,兄弟俩确实没用家里一毛; 可论关系与资源,却少用不了家里一分。

       在影视界排不上号的华谊能成功 与同样家世显赫的姜文、陈凯歌等大导“牵桥搭线” ,靠的正是这份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

       尽管先后投资的 《鬼子来了》、《荆轲刺秦王》 效果平平, 可还是让兄弟俩收获了最大的人才、公司的“摇钱树”——冯小刚。

       随手投资的一部《甲方乙方》狂揽3000万票房, 不仅成为了当年的“票房神话”, 也成功让当时身为小股东的兄弟俩看到了冯小刚身上的才华与潜力。

       两人一合计, 便狠心“割肉”用高达400万的年薪与3%的股份挖走了冯小刚。

       事实证明, 这无疑是华谊兄弟做过的最为正确的决定之一。

       从开创“冯氏喜剧”的 《没完没了》 ,到为兄弟俩赚得盆满钵满的 《大腕》《手机》《天下无贼》 ,其中更不乏像是 《唐山大地震》《集结号》 等引人深省的深刻题材。

       明有“超级大导”冯小刚,暗有“王牌经纪人”王京花, 一个挖人一个拍戏, 就这样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造星流水线”。

       中国影视的“东风”再一吹, 那一段时间的华谊兄弟,可谓是躺着都能赚钱。

       随之而来的, 就是扩大版图、广纳贤才,范冰冰、关之琳、陈道明…… 在华谊最红火的几年里, 但凡是娱乐圈有头有脸的人物,都逃不过它的“收编”。

       “想出名,去华谊”成为了圈内人尽皆知的“共识”, 巅峰时期的华谊兄弟到底有多牛?

       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 “钱”俨然变成了一串冰冷的数字。

       酷爱名画藏品的王中军花钱不眨眼,豪掷6亿购入梵高、毕加索真迹, 狂揽各种珍稀藏品于私人博物馆,其总价简直让人惊掉了下巴。

       比起“深藏功与名”的哥哥, 经常活跃在幕前的王中磊却赢得个“娱乐圈教父”的名号, 走上与哥哥截然相反的“沉溺美色”之路。

       手握无数资源、捧谁谁红的他自然也成了娱乐圈人人趋之若鹜的存在,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 莺燕环绕、主动献身, 来者不拒的王中磊主打一个照单全收。

       “范八亿”亲自喂酒送到他的嘴边,“国民女神”李冰冰搂着他脖子主动献吻, 就连“女神”杨颖也只能乖乖被他公主抱在怀中, 一边担心着走光,一边敢怒不敢言。

       但凡有王中磊出现的场合,其他明星大导无不是卑躬屈膝、讨好不已, 当年的王中磊,说是娱乐圈的“土皇帝”也丝毫不为过。

       可惜乱花渐欲迷人眼,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生活没坚持几年, 这场异军突起的“神话”,也终究迎来了它的落幕。

       俗话说捧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惨。

       华谊兄弟的“跌落”,似乎就从它的“飘”开始。

       2005年,“王牌经纪人”王京花与华谊合约临近到期, 可作为“老东家”的华谊却迟迟没有谈及续约之事。

       对于这位华谊的“大功臣”, 王中磊态度高高在上,是压根没把对方放在眼里。

       王京花也是个暴脾气, 难忍怠慢的她一怒之下带着50多名艺人愤而出走,这一走,直接就将正处巅峰的华谊给“掏空了”。

       死要面子还自视甚高的王中磊自然不肯承认这是自己的过错, 而是死鸭子嘴硬:“华谊离了谁都可以!”

       事实果真如此吗? 恰恰相反,遭受重创的华谊元气大伤, 可偏偏王氏兄弟却没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 一如既往地目中无人、我行我素。

       为了利益将合作伙伴周星驰告上法庭, 导致星爷与其一刀两断; 后又与“摇钱树”冯小刚签订严格对赌协议,勤勤恳恳5年却赔款2亿多, 这下子,冯小刚也选择与其分道扬镳。

       离了“开山元老”冯小刚, 风雨飘摇的华谊又能坚持多久?

       《手机2》“阴阳合同”的曝光震惊世人, 影视圈种种黑幕令网友唾弃不已, 华谊兄弟失了民心,见大事不妙的明星们自然也“大难临头各自飞”。

       眼看着自己亲手捧上神坛的章子怡、范冰冰、周迅等人一个接一个的“自立门户”, 当年扬言“离了谁都可以”的华谊, 真到了“人人背弃”的地步,却发现衰败来的是如此之快。

       后有王中磊女儿王文也将网友称为“农民”的聊天记录被曝光, 彻底揭露了“资本公主”的丑恶嘴脸,华谊兄弟股份暴跌,口碑一度跌落谷底。

       但真正摧毁华谊兄弟的, 当属2019年疫情带来的“影视寒冬”。

       2019年之前,为了挽救大势已去的华谊兄弟, 王中磊毅然决然投身实体经济,号称要打造“属于中国的迪士尼”,“华谊兄弟小镇”就此诞生。

       数百亿投资如流水般散去,可还没等到回本的那一天, 突如其来的疫情就将兄弟俩“东山再起”的美梦击了个稀碎。

       公司财报年年亏损,四年赔光63亿,催债的法院传单攒了一打, 就连昔日不可一世的王中磊也被列为了 “失信执行人”

       这下子, 王中军不“豪”了, 为了填补公司漏洞, 曾经天价购入的收藏品折价也要“贱卖” 王中磊也不“色”了,向来合影稳居C位的他再出席活动却只能被逼到角落。

       至于美女明星? 自然是走的走、散的散,谁还看得上负债累累的他?

       想当年华谊之巅王中磊狂妄放话“要将华谊兄弟打造成百年老店”, 如今不过短短30年过去,大厦就迎来了倾倒的危机。

       华谊兄弟的“倒台”,除了王中军、王中磊的行事张扬、追逐流量之外, 也暗暗预示着娱乐圈的悲哀。

       中国影视事业不进反退, 观众们却成长为了不再为流量烂片买账的“理性人”,直播行业的兴起与暴利更是挤压着影视界仅剩不多的生存空间。

       如果在镜头前露露脸、喊两句口号就能轻轻松松创收过亿, 谁还愿意累死累活灰头土脸地拍戏?

       比起华谊兄弟还能否“起死回生”, “影视寒冬”何时才能回暖,似乎成为了更值得关注也更值得期待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