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自己的谦称(古代我的自称20个)
引言:
“你我他”,这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三种人称性质的代词。
其中,“我”代表着第一人称,是一种对自我的描述。
不管是正式的工作场合,还是日常的生活交流之中,我们在与人对话时,在表达观点时,在抒发情感时,常常会使用这一人称代词,强调自我的内心世界和内在感受。
但是在古代场合,这个字却并不常见。
从甲骨文到如今的简体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我”字最初的含义。
也正是这最初的含义,决定了这一汉字的复杂性。
因此如果频繁使用“我”字,将会被他人视为失礼,可能会遭到来自外界的指责与嘲笑。
那么在汉字演变过程中,“我”字的含义有着怎样的转变?古代社交场合,咱们又会以怎样的字来进行自我指称?
“我”字在现代社会非常常见,尤其是在人文主义思潮的盛行之下,人们更加关注自我的内心表达,所以更会通过言语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
因此在现代汉语体系中,“我”字是人民群众的十大常用字之一。
如今这个汉字有且只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指代自己。
但是在古代社会,在漫长的汉字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个字却有着其他深层次的含义。
从甲骨文的“我”字来看,我们便能看出端倪。
甲骨文是非常典型的象形文字,它既像是汉字,又像是图画,能够通过直接生动的方式表达汉字承载的这种意义。
而甲骨文当中的“我”字,一折一钩之间,仿佛传达出了某种肃杀之气,这是因为,最早的“我”字,其实就代表了一种凶器。
在上古的祭祀场合和战争场合,这种凶器非常常见,民间甚至有传言,它能够直接改变一个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气运。
正是因为含义复杂,所以人们在社交场合之中,才会尽量避免使用“我”字,以免给他人带来不好的观感。
从汉朝时期开始,这个字衍生出了另一种含义,那就是如今我们所熟知的自我指代。
只不过过去的种种文化根深蒂固,人们还是会对“我”字的使用产生忌讳。
在大众普遍认同的世俗价值体系之中,“我”并不是一个常用字。
但每一个朝代总会出现一些特立独行之人,他们不畏惧世俗价值观的批判,更不会畏惧他人的指责与讥讽。
他们我行我素,表达自我个性,对汉字的使用也自由自在。
比如唐朝时期的李白,这位潇洒一生的诗仙,从来都是纵横于天地之间,尽心尽情的表达一切想要表达的语言和情感。
在他写下的诗中,“我”字的存在感其实并不低。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在这句诗里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认同,他认为人生来一定会产生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就算是在某一时期遭受过挫折,人也一定能够在之后的时期找回过去的所有损失。
这是一种对人文价值的歌颂,我们也能从中看到李白豁达自由的内心世界。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是纵情于天地的诗仙,他是且歌且醉且狂的侠客。
贵族和上层阶级,在他的眼中和平常人也并没有任何分别。既然得不到重用与欣赏,那他便能潇洒离去,并不会因此而怀疑自我的才华。
“待我来岁行,相随浮溟渤。”“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
在李白的诗句当中,无论是得意之时还是失意之时,无论是喜悦之时还是迷茫之时,他都不会避讳对于“我”字的使用。
可见在这样高水平的文人心中,一个汉字可以衍生出多种多样的表达与意义。
他们不会因为某种特定的意思而避讳对汉字的使用,反而会在最合适的场合使用最合适的文字,表达出最真实和最动人的情绪。
除了李白所作的种种经典诗词之外,我国古代和近代的诗人们,还有着许多类似的使用。
“我本将心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每一句诗词,都能看到文人对于汉字使用的不拘小节。
除了这些文人墨客之外,《梦溪笔谈》这本书还记载了一个关于“我”字使用的有趣故事。
在贾魏公担任丞相之时,民间出现了一位相当传奇的道士,他姓许,人们称他为许道士。
许道士性格捉摸不定,有时候十分高冷,有时又比较容易亲近。
据说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道士,在学艺之路上不断精进,所以引来了不少人的崇拜。
但他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癖好,他不会使用社交场合当中的种种雅称。
每次与他人交谈时,他都会非常直接简单地自称为“我”,哪怕身旁有人指指点点,甚至发出讥讽的笑声,他都不会争辩,也不会更改。
在这一点上,他真正做到了心外无物。
这位道士的境界让当朝宰相十分好奇,所以宰相也特意邀请许道士上门做客,想要与他共同探讨一些天地家国之事。
但这位许道士可不好请,丞相家中的门人请了许久,他才终于答应登门拜访。
但是他进门时,并不打算从他最喜欢的毛驴身上下来,是打算直接骑着毛驴走进丞相的大厅。
这在古代社会当然不能被允许,所以丞相家中的家丁把他拦了下来,希望他能够走进去。
可他却说:“今天不是我自己要来的,是你们家丞相请我来的。我没有任何事情有求于他,也没有什么大事必须与他商量。既然这样,那我就先回去了。”
丞相听说此事之后遗憾不已,但同时对这位道士也更加尊敬。
他认为,只有像许道士这样坚定原则,不追随世俗功利的人,才能不求助于他人,也才能不在乎他人的评价,始终坚持自己的生活准则和生活态度。
这样的潇洒与自由的气魄,是丞相早已经缺失的气质。
因此,他更是向往许道士的人品。只是之后无论他再怎么邀请,许道士都没有再答应过前往做客。
道士的“我”字,也在当时流传为一段佳话。
身在集体社会当中,大多数人还是不能像李白和这位许道士一样特立独行。
他们会自然而然的遵守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因此也会在称呼上尽量避免使用不被接受的语句。
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指代自己时,会自称“吾”和“余”,又或者“予”。
周敦颐在《爱莲说》当中,就曾有过这样的描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他所指代的人正是自己,他所表达的也正是自己的喜好。
像他这样的读书人,有时还会使用更为雅正的称号。
比如说“不才”“在下”“鄙人”等等,这是一种对自我表达的谦称。
不才指的是没有才华的我本人,在下指的是在你之下的我本人,鄙人指的是行为粗鲁的我本人,这些谦词,也代表了古代社会当中的一些社交规则与礼仪。
人们不仅在指代自我的时候使用谦词,在指代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时,也会使用谦词。
他们会将自己的妻子称为“贱内”,这里需要注意一个经常出现的误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并不是指妻子卑贱,而是指卑贱的我的妻子,所以本质上来说也是对自我的贬低,而不是对妻子的贬低。
他们会将自己的儿子称为“犬子”,人们都说虎父无犬子,所以在谦虚的称呼儿子的同时,他们也是在把自己放置于较低的位置上。
那么与之相对应,在称呼他人的时候,人们通常会使用敬词。
比如说对方的父亲叫“令尊”,对方的母亲叫“令慈”,对方的女儿叫“令爱”。
一些具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群,他们在指代自己的时候也会使用一些特殊的汉字。
比如说皇帝,他是全天下独一无二的至尊者,所以他也能使用全天下独一无二的汉字,那就是朕。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朕”这个字的使用非常普遍。
屈原在他的作品里,就使用过这一汉字来指代自己,后来秦朝一统天下,随着秦始皇的规定问世,这个字才逐渐成为了帝王的专属。
在皇帝之下,王公贵族也会有各自的称谓。
“寡人”“孤”等字眼,都是一定阶层的贵族才能使用的自我代词。
比如宋穆公在传位之时,对自己的心腹大司马说: “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
这里所说的寡人,正是他自己,一些地位卑贱之人,他们也会有自己特殊的称谓。
面对皇帝时,或者是面对比自己地位更高的人时,他们会自称奴才或者奴婢,这也表示着一种卑躬屈膝的意味。
在特定的社交场合和特定的人群中间,人们总是会使用特定的自我称谓。
这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中不乏某些糟粕,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它们的存在。
除了在称谓之上的礼仪之外,中华礼仪堪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待人接物上,我们的传统礼仪有着明确的各项规范。
初次上门时,需要携带较为贵重的礼物,客人登门时,需要拿出最为看重的招待。与友人共同出游时,同样需要作出一定的付出。
在行为举止上,与长辈或者等级更高的人行走,绝不能走在他人之前。
吃饭和睡觉时,一定要做到食不言,寝不语。读书学习时,身体要坐正,腿脚也不能随便摆放。
这些礼仪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部分礼仪在今天依然沿用,遵守礼仪,遵守规范,也能够体现一个人良好的教养。
中华民族本就是礼仪之邦,了解古代礼仪,也是我们应当去做的事情。
结语:
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场合当中,一个简简单单的汉字,可能会被解读为不同的意思。
在说文解字的过程中,在了解汉字演变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也能一步步贴近老祖宗的智慧,感受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
参考资料:
《说文解字》
《梦溪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