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国家中小学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频道:家有妙招 日期: 浏览:1227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修订 ——>了解

1. 我国的小学数学 课程按照现代的学制、课程的概念来确定,应 开始于1904年 ,清政府实施的“ 癸卯学制” 之时。

       2.新《大纲》在具体内容上进行的修改

(1) 删减 复杂 的、 应用价值不大 的内容。

(2) 降低部分 内容的 要求 笔算加减法 由原来“以三、四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五位数”改为“以 三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 ”; 笔算乘除法 由原来“乘数、除数是两位数为主,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三位数和相应的除法”改为“ 乘数和除数不超过两位数 ”。

(3) 增加数据 收集、整理和初步分析 的内容。

(4) 增加 学生的 实践 活动。

       二、新一轮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1.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背景 ——对 六个基础课题 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1) 社会 发展与 数学 课程改革。

(2)数学 学习 与学生的 身心 发展。

(3)现代数学的 进展 与数学 课程

(4)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 学习现状与反思

(5) 国际 数学课程发展的 特点与启示

(6)社会 生活对数学的要求 还需要调查等。

A 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数学的发展

③教育本身的发展。

终身学习和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B 进行数学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要求

初步改变 了多年来 只有“必修课 ”的模式, 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

②实行了在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的 教材多样化 的政策,初步推动了教材的多样化。

2.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概况

(1)研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特点

       A强调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B按照九年一贯制原则,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和课时比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在课程结构上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特点。

       C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D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E原来在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F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评估的要求。

(2)修订现行《大纲》。

(3)小学数学教材改革

A基础教育以 提高学生素质 为宗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B 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 ,力求思想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最大限度的体现时代精神。

C教材 开发 要体现 多样性

D教材 应体现开放性 的特点。

E教材应注意 学生的 生活经验相联系 ,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影片。

(4)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

A必须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B要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落实教材改革实验工作的组织、培训、经费及有关政策等系列措施。

C 加强教师培训, 为实施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

D 加强教材实验的科学研究 ,以科学研究成果指导教材实验的实践。

E聘请 专家学者 、专业编辑人员、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学科专家将 结合的队伍 来对教材进行审定修改,广泛吸收意见。

       三、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总体特点比较

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的特点:

①强调让 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按照 九年一贯制原则 ,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和课时比例,以 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 的需求。

③课程内容 与学生生活 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 联系加强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得到了应有的关注,精选了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倡导 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 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 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

⑤原来的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现在 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评估的要求 。原来的评价方法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现在强调的是,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课程内容的总体特点比较

(1)《标准》中专门设立了 四个目标领域

       A知识与技能

       B数学思维

       C解决问题

       D情感与态度

内容部分分为四个部分

       A数与代数

       B图形与空间

       C统计与概率

       D实践与综合应用

数学课程分为三个学段

       A:1~3年级

       B:4~6年级

       C:7~9年级

(2) 《标准》对课程内容的 选择及呈现 进行了改革

①提倡 有教育价值的数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②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一一定理(公式)一一例题一一习题”的 形式不同 ,《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一一建立模型一一解释、应用与拓展”的 基本模式知识内 容,让学生经历 “数学化”与“再创造” 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③提倡在 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的同时 ,关注知识获得 过程

④内容的 设计 应具有一定的 弹性

       (3)《标准》下的创新

①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实践创新

数学课堂应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 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场所

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 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合作者

②学生要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 数学学习的主人

③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地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2.内容的总体特点比较

(1)数与代数

A 重视数与符号的意义 以及对数的感受,体会数字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B对于应用问题: 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

C使学生初步 体会数学可以发现、描述、分析客观事件 ,把握事物的变化和事物间的关系。

       D体会方程和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表示、处理、交流和传递信息的强有力的工具,是探究事物发展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重要手段。

(2)图形与空间

(3)统计与概率

(4)实践与综合应用

国家 采取“ 有点到面,滚动发展,逐步推进 ”的策略,计划用 4~5年 的时间,在 全国逐步实施新课程。

       四、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思考

1.新旧观念的冲突

(1)关于基础观

学生内化 为结果的教学方法,有较大的影响。原因在于:

①有助于学生 掌握知识 系统

②能大幅度地 提高课堂知识容量

③便于教师 把握 课堂 节奏

       近年来,一些优秀的教师开始反思传统讲解的弊端。

(2)关于教学观

(3)关于教材的编写

(4)关于评价的方式

       “一切为了学生的升学”有两个特征:

       a.学生学习的方向,是考什么,便学什么;不考什么,便不学,甚至挤掉。

       b.是考试必须100分。

2.对《标准》修订的思考与展望

(1)切实落实“学生发展”内涵。

       ①在《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很少涉及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②如何处理知识技能与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关系问题。

       ③评估的方法也没有跟上。对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的评估目前还缺少操作层面的研究。

(2)进一步梳理知识体系,拓宽数学课程。

精简 课程 内容, 留出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的空间。

②适当 增加 有实用 价值的内容 ,拓宽数学课程。

③增强数学 思维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 :这是对数学的 知识内容 和所使用 方法的本质的认识 ,也是从某些具体数学知识过程中 提炼出来 的一些观点,也在后期认识运动中 被反复证实 及其正确性,带有一般意义和 相对稳定性 ,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3.大力研究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与评价的方法

《标准》提出,教师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特别要关注落后学生的发展

5.面向不同地区,兼顾不同地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