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察北家纺网

渊子崖保卫战简介(渊子崖保卫战砸人)

频道:百科知识 日期: 浏览:1230


寒星被渐渐明朗的曙色融化了。混沌的梦境和坚硬的阒寂笼罩着山村。街筒子里漾起一阵窸窣的步声,一如春蚕啮噬着桑叶。一位身着深灰色棉袍、中等身材的男人,肩挎一个蓝粗布包袱,在凛冽的空气中走向村头。一驾木轮马车正等在那儿,马鼻子喷出大团白花花的热气。


戴着遮耳棉帽的车把式冲来人点点头,打一个漂亮的鞭花,一声脆响,马车哐啷哐啷地向着荣成县(现威海市荣成市)石岛方向启动了,大约午时,这位旅客将在那里搭上一艘开往青岛的轮船,然后登陆,穿过喧嚣的市井,走进一个隐秘而闪光的角落。


张连珠抱膝而坐,随着车轮的颠簸,身子不住地前后左右摇晃起伏。他时而眉头微蹙,时而嘴角浮出笑意,没人知道他在思考什么,但他那坚毅的眼神却似乎在说,他此去青岛的目的在于争取支持,而不是寻求答案。


不知不觉间,新鲜绚丽的朝霞已洒遍山野,红光映入他的双瞳,他即刻感觉整个世界熊熊燃烧起来……



1935年2月,在山东省文登县(现威海市文登区)的公路上,这位年轻的胶东革命者心里升腾着朝圣般的庄严,寒气汹涌,他的哮喘病发作得厉害,却无法阻滞他的步履,那个他憧憬过千万次的美丽新世界,似乎正在前方徐徐开启……


1934年8月的一天,一封名为“山东团工委关于游击战争问题给胶东特委的指示信”的信件,经由秘密渠道,传送到文登县林子西村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落里。中共胶东特别委员会(简称胶东特委)书记常子健看完信,一块巨石立刻压上心头。


为什么是由共青团山东工委(简称山东团工委)而不是共产党山东工委或省委给胶东特委下指示呢?原因很简单,也很“野蛮”。从1929年初到1933年7月,在不到五年时间里,中共山东省委连续十一次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平均一年两次还有零头。山东省委就像一株幼苗刚扎下根,没来得及舒展一下腰身,便被一只粗暴的大手薅住连根拔起,然后曝晒于烈日,碾轧于车轮,焚烧于火炉。真的就像那支古老的谣曲所唱,“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倔强的共产党人以一种“视死忽如归”的决绝,一次次从血泊中站起来。最后一次破坏尤为惨烈,自省委书记以下三百多人被捕,并且殃及全省各地党组织,自此,山东的党组织不可思议地与中共中央失联三年。正是在中共山东省委重建前的空窗期,尚能秘密生存的共青团山东工委被赋予了代行山东省委职权的使命。此时的共青团山东工委正隐蔽于青岛市区,因地缘关系,对胶东特委的领导极为近便,你来我往,两者亲密互动的程度,其他地区自愧弗如——话又说回来,山东团工委疲弱的领导力,对别的地区也是鞭长莫及。


常子健虽然掂出了这封信的重量,但无论他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恐怕也不会将这薄薄的几页纸,跟一年后即1935年冬天爆发的那场石破天惊的暴动联系到一起。他赶忙命交通员通知近便的特委委员前来碰头。


天色黑严了,蝉声泄了劲儿,星光洒下来。几个人影敏捷地闪进一处小院,门里站着邹恒禄的母亲俞宽增,“来了?”“来了。”简单的招呼过后,来人弯腰钻进北屋。俞宽增双鬓染霜,两眼炯炯,一边摸黑飞针走线补缀衣服,一边侧耳向外,机警地捕捉着街道里的动静。


大家一一跟常子健握过手,随便找地儿一坐。“团工委来信了。”常子健尽量压低声音,一开口就是如假包换的陕西腔儿,他自今年1月随刘经三从北平来胶东后,一直过着昼伏夜出的生活,活动范围逼仄,为的是最大限度地避免跟外人接触。无疑,这极大地影响了工作的开展,也消损着他的积极性,令他无端生出莫名的惆怅。


常子健从怀里掏出那封信,递给刘经三、张连珠、邹恒禄、刘振民等人依次传阅。


炕上一张矮脚桌,如豆的油灯撑出昏黄的光域,窸窸窣窣的翻纸声听上去忽近忽远。渐渐地,燠热的空气里,一种惊喜、疑虑、茫然、焦躁混杂的情绪充斥了这间乡间的草屋。


刘振民最后一个看完信,两眼放光,拿信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着。


常子健抓过桌子上的毛巾擦擦脸上的汗,毛巾也像信件一样依次传递下去。


“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意见吧。”


刘振民打了头炮:“及时雨啊!我完全赞同工委的指示。咱胶东就该炸它个焦雷,真刀真枪跟他们当面锣对面鼓地干起来!”


刘经三扯扯旁边的张连珠:“珠子(张连珠代号)你说!”


张连珠也不谦让:“既然工委是按照党中央的精神指示我们,我们必须干!不过,要瞅准时机,不能蛮干,白白牺牲了同志们的性命。”


邹恒禄咬着老烟袋锅,吧嗒吧嗒抽着烟说:“俺就是个小卒子的命,特委让俺向前走,就是豁出命也得拱过河。”


刘振民使劲打了他一拳,“石匠(邹恒禄代号)说话就是嘎嘣脆啊!”


刘经三眯着细目,咂摸着各人话里话外的意思,轮到他了,他说:“拉队伍跟国民党挑明了干,痛快不假,痛快过后怎么办?韩复榘派展书堂在潍县摆了几千大兵,对胶东虎视眈眈。要想南山打虎,得先练出武松的本事啊。”


刘振民一听刘经三弹起了“别调”,毫不客气地打断他:“我说本家哥啊!就你这前怕狼后怕虎的性子,倒不如在家跟嫂子玩个小生意。”


刘经三一笑:“水子(刘振民代号),我们哪个不是提着脑袋闯黑风口的!关键是不能做无谓的牺牲,我们这方面的教训还少吗?我比较赞同珠子的主张。”


俞宽增大娘端着一小笸箩热腾腾的煮地瓜干、一碗蒜泥走进来,低声招呼道:“快垫垫肚子吧,都跑了老远的路。”几个人连声道谢,老人颠着小脚往外走,嘴里嘟囔着:“一家人还说两家话。”


常子健跟邹恒禄已经吃过饭,张连珠几个人的肚子早就造反了,只是刚才又看信又讨论转移了注意力,一见有吃的,一人抓一把地瓜干蘸上蒜泥,就往嘴里塞,这口还真叫个味!常子健凝视着油灯的火苗,出神半晌,说:“我看这样,团工委的指示一定照办,至于什么时候、用什么形式发动游击战,先不要急着确定,最好是走一步说一步,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摸清自己的家底。”他看着刘经三、张连珠,两人停下嘴巴也看着他,“我想让你俩再加上李厚生同志,代表特委去文登、荣成、威海卫巡视一遭,把团工委的指示传达给各县的同志,顺便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



刘经三、张连珠表示没问题。常子健转头对邹恒禄说:“你让老刘头到招远知会厚生同志,带他过来跟陶子(刘经三代号)、珠子接头。”“老刘头”真名刘松林,负责跑交通,他天生善跑,绰号“飞毛腿”。李厚生也是胶东特委委员。


星河西沉,夏虫唧唧。几个人影悄没声地溜出林子西村,消失在夏夜广袤静谧的夜色里。


这封把胶东共产党人直接引向1935年白银季的血雨腥风的指示信,就像一朵斑斓而吊诡的云朵飘过历史深邃的苍穹,又像历史幽深的小巷里走过的神秘过客,关于其中的种种细节都已经流失在时间的烟云里,再也无从辨识,唯有它铿锵且严厉的语气流露出来的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似乎闪着“青春骄傲的光泽”,实则弥漫着躁动和盲动的气息。它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向胶东特委下达了如下指令:“胶东方面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而你们的工作还是落后……党必须坚决地组织与领导农民进行游击战争,驱逐国民党官僚,打倒地主豪绅,没收、分配土地……”


更为致命的是,胶东特委一班人对指示信的绝大多数内容全盘吸收,偏偏置指示信所说“开展游击斗争的形式是多样的”于不顾,越来越倾心于发动一场“全党动员式的武装暴动”。


需要说明的是,鉴于当时斗争形势的险恶,参加革命的共产党人多以代号或化名互相称呼,有的甚至不止一个代号和化名,以致后来人在叙述这段历史时,一不小心就掉进这些名号的“迷魂阵”。


几天后,一个商人、一位教书先生、一名乡村传教士的奇怪组合,出现在胶东的乡间和市镇,他们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偶尔聚在树荫下或小酒馆攀谈,相互之间的称呼令人摸不着头脑,什么“珠子”“陶子”“老马”的,拉的都是些稀松平常的家常。


刘经三、张连珠、李厚生(代号老马)在文登县倪家产村碰头后,巡视正式开始。这次巡视与以往明显不同,从那封指示信里迸出的火星子沿途飞溅,引燃了许多人的期待,激荡了许多人的热血,即使从大海方向吹来的凉风对它携带的焦躁和灼热也无可奈何。


       相关图书

书名:《烈火芳菲》

作者:铁流 赵方新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烈火芳菲》是著名作家铁流和赵方新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作者积数年之功,爬梳史料,进行了大量的采访工作,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谱写了胶东人民的动人篇章。在抗日战争期间,共产党员们不顾自身安危,与日军、国民党反动派周旋,秘密建立联络点,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埋下坚实的基础。为了一方百姓、为了中国人民,他们义无反顾、不惧牺牲。基层党员感人至深的革命斗争事迹,彰显了他们为革命、为人民的牺牲奉献精神。

在战场的后方,有这样一群女人,她们不直接参与战争,却以秘密的方式,接过重托,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和甘醇的乳汁养育了一千多名革命者的后代,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她们承受了深重的苦难。她们大多在十七八岁到二十出头的年纪,如花一样的青春年华,她们用实际行动,生动地诠释了军民鱼水之情。多少年来,她们始终保守着这个秘密。这是一段隐密的家国往事,也是一段不应被遗忘的国家记忆。本书作者踏访各地,寻找这些故事的原型,以朴实真挚的笔触,塑造了这群感人至深的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

铁流,1967年10月生,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山东省政协委员、青岛市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山东齐鲁文化名家。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优秀作品奖、泰山文艺奖等多种奖项。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靠山》《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支书与他的村庄》《见证——中国乡村红色群落传奇》《一个村庄的抗战血书》,中篇小说《槐香》等。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当代》《人民文学》《解放军文艺》等。多篇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和各种年度选本转载。根据获奖作品改编的电影《大火种》《渊子崖保卫战》等已在全国院线上映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赵方新,1970年生,山东省齐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现就职于山东省齐河县文联。著有长篇报告文学《浴火乡村》《中国农民书》《中国老兵安魂曲》《血砺忠诚》等,作品散见于《中国作家》《江南》《北京文学》等,多次入选各种年度选本。曾获山东省第三届、五届泰山文艺奖,第七届徐迟报告文学奖。